铕离子掺杂氟化镧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zhan20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稀土发光材料因其特殊的光谱结构和优异的光学性能,在显示技术、通信、照明、太阳能电池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氟化镧具有声子能量低、物理化学性质稳定、热稳定性好等优点,是一种优良的发光基质材料,因此以LaF3为基质的稀土掺杂纳米发光材料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利用低温溶剂热法制备了分散性较好的六角盘状的Eu3+离子掺杂LaF3(LaF3:Eu3+)纳米晶。讨论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Eu3+离子掺杂浓度对LaF3:Eu3+纳米材料晶体结构及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u3+离子在LaF3晶格中处于具有反演中心的对称格位,其荧光猝灭浓度为15mol%。另外,升高反应温度和延长反应时间会使样品的粒径增大,结晶度提高;而且随着溶剂热反应温度的升高,LaF3:Eu3+纳米材料的发光性能明显增强。同时,本文也研究了退火对LaF3:Eu3+纳米材料晶型结构及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在足够高的退火温度下,LaF3相向LaOF相的转变才会发生;在退火温度和时间分别为500℃和5min时,LaF3将发生晶型转变而开始形成LaOF;且退火温度越高,Eu3+离子掺杂浓度越低,LaOF相越多。样品的发光性能随LaOF相的增多而大幅度提高,退火后样品会出现较强的O2-→Eu3+激发峰,其相对强度随LaOF相的增多而增强,同时退火也能增强Eu3+离子的7F0→5D2跃迁吸收。
其他文献
随着电子通讯技术的的快速发展,电磁波污染日益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相此能电磁屏蔽材料的研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高磁导率的铁磁材料易引发磁损耗,常被用于低频范围内的屏蔽,而具有良好导电性的金属则适合用于高低频电磁场以及静电场的屏蔽,然而其密度大、易腐蚀,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实际应用需求。为了制备兼具屏蔽效率高、重量轻、柔性好等性能的新型电磁屏蔽材料,我们以氧化石墨烯(GO)为构筑单元,设计并制备了
学位
P92钢作为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用钢,具有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和抗蠕变性能。在工况服役条件下,一方面,P92管道内壁因介质作用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氧化。另一方面,其管道外部因燃料燃烧产
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 esters,PAEs)以其在塑料和塑料产品中良好的相互混溶性而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使用。但是PAEs作为内分泌干扰物,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被多个国家列为优
纳米氧化锌(ZnO NP)作为目前世界上产量和使用量最大的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之一,其在生产、运输或使用时直接或间接处置产品释放到不同环境介质中,而水体便是其归趋之一。水体中的
铈基稀土抛光粉具有硬度适中、抛光效率高和抛后表面光洁度好等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玻璃、陶瓷等工件的表面抛光。由于不同的制备方法影响抛光粉的结构、形貌、粒度,导致抛蚀效
高分子导电复合材料是将导电填料填充到聚合物基体中而形成的一类具有导电性能的高分子复合材料。由于具有优良的可加工性、可调控的导电性能以及广泛的应用领域,高分子导电
具有规则形状的金属纳米粒子因其在微电子、催化、信息存储、生物标记、传感、光吸收和光电转换等方面的广阔应用前景而成为当前材料科学领域中被广泛关注的焦点。设计开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