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11”事件后,美国发动“反恐战争”,使得国会立法和总统命令构成的二元反恐机制严重威胁到三权分立的制衡格局以及基本权利的保障精神。在美国宪政体系中,联邦最高法院通常扮演宪政体制下三权分立守护者的角色,动用违宪审查权对立法权、行政权进行制约。2001年以来,最高法院对于关塔那摩湾海军基地系列人身保护令案件的审判促使违宪的反恐立法及反恐措施得到修正,逐渐将反恐事务的重点由维护国家安全转移到基本人权保障上来,最终国家政策得以回归正常宪政秩序。本文立足历史语境,采用案例分析和宪法解释的方法对“9.11”之后关塔那摩湾海军基地系列人身保护令案件进行详细剖析,以期对西方宪政制衡机制有更为深入的解读,进而为我国制定专门的反恐立法和实践工作提供合宪性理论的参考。本文主要由五部分内容构成:第一章引论,主要介绍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美国反恐立法的产生与发展,主要介绍恐怖主义的起源、分类、产生原因以及其定义;同时对“9.11”后的美国反恐立法进行梳理,指出国会和政府针对“9.11”恐怖袭击制定的对外武力攻击法制和国家安全保障法制使国家的“权力——权利”关系严重失衡。第三、四、五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主要介绍“9.11”恐怖袭击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于关塔那摩湾海军基地一系列人身保护令案件的审判情况。文章主要选取三个典型性案例,即Hamdi v. Rumsfeld案、Rasul v. Bush案和Hamdan v. Rumsfeld案,分别从案情回顾、判词分析、判决影响三个方面对案例进行评析,进而对关塔那摩湾海军基地系列人身保护令案件中最高法院合宪性审查的焦点问题,即总统权力的边界问题、联邦法院司法管辖权范围问题以及军事委员会审判的合宪性问题作进一步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