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普文本承载着将专业的科学知识以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传递给普通大众的重任,一直在科技交流与传播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本翻译实践报告从科普文的科学性和文学性特征为出发点,以纽马克的文本类型分类为依据,分析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策略在科普文The Story of the Human Body:Evolution,Health,and Disease书中第一章2-3节的翻译中的具体运用。报告具体分析了原文在词汇、句子和篇章上的科学性和文学性特点及其表现。根据科学性和文学性的侧重点不同划分文本类型,对于信息功能为主的科技性强的文本部分一般采用语义翻译策略,对于表达功能为主的文学性文本部分一般采用交际翻译的策略,这与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策略是一致的。但是,在翻译实践中,译者的翻译能力和中西方文化差异可能导致语义翻译策略的不可用情况的出现,此时的语义策略虽然是理想的最佳策略,是理想的却也是行不通的。而交际翻译策略重视译文和读者,在使用时比较灵活,这种情况则不很明显。语义翻译策略的选择是由文本功能类型决定,但是文本功能类型不是确定使用语义翻译的唯一标准。符合文本功能类型的翻译策略选择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选择,翻译时要以实践为基础,事实求是,从读者理解的角度进行抉择。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策略的指导下,译者运用了直译和意译的翻译方法,采用了增译、分译和转换等具体的翻译技巧进行翻译。希望本报告能为以后的科普文的翻译实践发挥一定的借鉴意义。报告首先介绍了本翻译任务的文本来源,对翻译任务和翻译过程进行了描述,包括译前准备和翻译质量控制等内容。接着从词汇、句子、篇章三个方面阐述了本文的文本特点。然后结合翻译过程,对翻译中使用的翻译策略,翻译方法、技巧进行展示。最后,对本次翻译的经验和感悟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