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品特早期剧作中的悲剧精神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20060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哈罗德·品特(1930-2008)被誉为萧伯纳之后英国最重要的剧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对他的评价是“他改变了20世纪戏剧舞台的面貌”。他的作品犹如一篇人类境况的大预言,集中探讨了人类生存的焦灼、怀疑与隔阂、权利与暴力,从而表现出现代人的无助,以及人与人之间难以沟通的孤独和隔膜。以往研究一致认为,品特早期戏剧通过“威胁喜剧”的形式表现人类处境的荒诞和可笑,以及人类在荒诞世界所受到的精神创伤,表达他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思索。笔者认为,品特的威胁喜剧中凝聚着与异化世界抗争的现代悲剧思想。  本文运用的理论来自中国学者任生名专著《西方现代悲剧论稿》中的悲剧阐释新范式,即悲剧世界中的终极力量是处于极限的人的生存困境的张力:其中一极是人对自由生存及和谐的生存处境的苦苦追求,另一极是永远走不出的内在和外在的真实困境,悲剧正是产生于这二者的不断冲突中。论文分别从社会悲剧,精神悲剧及人本体悲剧三个层面对品特三部早期作品《生日晚会》、《一夜外出》和《送菜升降机》中所体现的悲剧思想进行了阐释,最终揭示这三部作品中蕴含的悲剧精神。本文通过探讨《生日晚会》中主人公斯坦利及其他社会成员自由意志的失落,说明该剧中蕴涵的现代社会悲剧特征。通过分析《一夜外出》中主人公阿尔伯特畸形性心理导致自我认同的迷失,说明该剧中蕴含的现代精神悲剧特征。通过分析《送菜升降机》中的情节、背景和语言的荒诞性,揭示现代社会的荒诞感与无意义,说明该剧中蕴含的现代人本体悲剧特征。  本文认为,现代悲剧似乎有悲观主义的倾向,有些许绝望与无奈,但是悲剧是超越性的,是激扬乐观的。《生日晚会》中斯坦利为追求公平正义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一夜外出》中阿尔伯特为拥有独立人格也经历了内在的挣扎与苦难,而《送菜升降机》中格斯同样不顾一切地赋予无意义的生存处境以意义。现代悲剧力图超越生存困境,绝望感的萌生正是新希望的起点。品特戏剧中暗含的现代悲剧精神,即与异化世界的抗争,在反抗中对自由、独立和完整人格的积极追求及对荒诞处境的超越,将引领人类继续在异化的世界前行。
其他文献
图式理论是认知心理学家用以解释心理理解过程的一种理论,它认为:人们理解新事物的时候,只有与记忆里相同的模式进行联系比较才能被大脑理解。图式即是以等级层次形式储存于
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下培养下的学生往往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因而容易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对于学生而言,英语学习的发展不仅包括应试成绩的提高,还包含更广意义上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语言作为主要的沟通工具,其在全球化过程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语言产业应运而生。作为语言产业的核心内容,翻译业务的
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作品堪称真正的文学经典,时至今日依然充满意义和魅力。显然罗塞蒂是在女性主义的勃兴中获得认可的,其长期被忽视的作品从此随着女性主义的每一发展而被重
教育私有化在中国还是相对新鲜的事物,如何使人们接受这种新事物及随之带来的一系列全新理念成为课题。话语分析理论从语言学这一角度对新事物获得人们接受的过程展开探讨。本
冷笑话是一种新兴的语言现象,它区别于一般的笑话,人们在听完或读完冷笑话后通常是一愣,然后再浅浅一笑,或者最后被成功“冰冻”。伴随着网络的普及,冷笑话作为一种特殊的幽默方式
委婉语的创造和使用是一种语言普遍现象。人们对它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本文拟采用比较法,对英汉委婉语之间的同构现象进行比较分析,并进而根据功能对等
穆丽尔·斯帕克(1918―)是英国战后著名女作家,被评论家们称为天主教作家、讽刺家、超现实主义作家以及道德家。她的创作丰富,涉及多种体裁,如诗歌、中长篇小说、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