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制装配式结构有助于实现建筑工业化,并具备成为实现韧性结构及韧性城市手段之一的巨大潜质。装配式剪力墙则是最适于应用在高层建筑结构中的构件。现有装配剪力墙研究正向水平模块化及可修复方向发展,但存在刚度削弱大、塑性不可控、现浇工作量大等亟需克服的难点。为此,本文将联肢剪力墙的概念设计,通过引入钢材构成的多连梁,设计了一种兼具塑性可控、高延性、易于装配、适用于任意剪跨比并能实现刚度等效的装配式多联肢剪力墙,并以此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以下几项研究工作:装配式多联肢剪力墙设计方法。本文基于联肢剪力墙的设计和组成,引入了预制墙(强模块)和多连梁(弱模块),设计了一种利用强弱模块交替连接实现刚度等效的装配式多联肢剪力墙,明确了串并联刚度形成机制,给出刚度计算公式及影响参数。并利用构件屈服强度差及多连梁剪切塑性变形,确立了“先连梁,后墙肢”塑性可控原则,给出了多联肢剪力墙的受力模型、正截面承载力、多连梁承载力及耦合程度评价的简化计算方法。低剪跨比多联肢剪力墙力学性能研究。以剪跨比0.46多联肢剪力墙为例,通过数值模拟对比以预制墙数量为变参的四种低剪跨比多联肢剪力墙装配方式的力学性能及塑性损伤过程,并分析轴压比、内置型钢及多连梁关联参数对其力学性能及塑性损伤发展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应采用兼顾高延性及经济性的装配方式,并调控各参数可使低剪跨比多联肢剪力墙实现刚度等效,呈现预期的“先连梁,后墙肢”塑性发展顺序。中剪跨比多联肢剪力墙力学性能研究。以剪跨比1.0多联肢剪力墙为例,通过数值模拟比较以预制墙数量为变参的两种中剪跨比多联肢剪力墙的力学性能,探讨轴压比、内置型钢、多连梁相关参数对其力学性能及塑性损伤的影响。结果显示:预制墙模块较少的装配方式易使中剪跨比多联肢剪力墙实现刚度等效,呈现与“先连梁,后墙肢”塑性可控原则相契合的塑性损伤。高剪跨比多联肢剪力墙力学性能研究。以剪跨比1.5多联肢剪力墙为例,利用数值模拟确定双肢化装配方式是可行的,探究轴压比、内置型钢、多连梁相关参数对其力学性能及塑性损伤影响。结论为:调整各参数可使高剪跨比多联肢剪力墙达到刚度等效,并符合“先连梁,后墙肢”的塑性可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