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身痛逐瘀汤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及椎体的cobb角,研究身痛逐瘀汤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术后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自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来医院诊治且符合研究标准的胸腰椎OVCF患者共65例,年龄均≥60,通过随机分配将患者分为3组,即手术对照组、中药对照组和手术加中药组,手术加中药组(A组)22例,手术对照组(B组)22例,中药对照组(C组)21例,手术对照组采用PVP手术、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中药对照组服用身痛逐瘀汤、抗骨质疏松治疗及适当功能锻炼,手术加中药组在采用对照组1治疗方法的同时术后服用身痛逐瘀汤。3组治疗中抗骨质疏松治疗所用药物相同。疗程均为1个月,随访3个月。治疗后根据VAS疼痛分级法、ADL评分、椎体的Cobb角及WHO疼痛标准对三组进行观察,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天、1月、3月之间的变化情况。运用SPSS13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统计描述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统计分析用秩和检验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的统计采用卡方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三组共65例,随访时间为3个月,在随访过程中,因研究对象个人原因致脱落4例,最终病例为61例。1.通过分析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天、1月、3月的VAS评分:(1)三组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三组之间具有可比性;(2)治疗1天后的A、B两组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说明PVP手术治疗对于短期内疼痛的缓解有明显作用;(3)治疗后1月A、B两组的疼痛评分仍低于C组(P<0.05),说明治疗后1月内,手术治疗止疼效果仍比保守治疗好。A组治疗后1月疼痛评分相比治疗后1天减小的幅度比B组要大。(4)治疗后3月A组的疼痛评分最低,且与B、C两组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C组两两分别比较,P<0.05),说明在缓解疼痛症状方面A组治疗疗效最好。2.比较分析治疗前ADL评分及治疗后1天、1月、3月ADL评分:(1)三组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三组之间具有可比性;(2)三组治疗后1天A、B两组的ADL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说明PVP治疗对于恢复患者日常生活活动有明显效果;(3)三组治疗后1月A、B两组的ADL评分仍高于C组,P<0.05,说明手术治疗后较短的时间内患者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保守治疗患者更好。(4)三组治疗后3月A组的ADL评分最高,但与B组之间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与C组的ADL评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分别和C组比较,P<0.05),说明A、B组恢复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优于C组。3.比较分析治疗前Cobb角及治疗后1天、1月、3月Cobb角:(1)三组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三组之间具有可比性;(2)三组之间的治疗后1天,A、B两组的Cobb角度数明显低于C组(A组和B组分别和C组比较,P<0.05),说明PVP治疗可以较快矫正后凸畸形;(3)三组治疗后1月,C组治疗后1月Cobb角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经配对T检验,P<0.05),A组和B组治疗后1月Cobb角较治疗后1天变化不大。A、B两组Cobb角仍低于C组(P<0.05)。(4)三组治疗后3月,A组和B组的Cobb角治疗后3月与治疗后1天和治疗后1月相比,数据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PVP治疗能纠正后凸畸形,维持脊柱的稳定性。C组的Cobb角治疗后3月与治疗后1天和治疗后1月相比,数据变化有差异(P<0.05),说明保守治疗对于纠正后凸畸形有功效。A组和B组在术后1天、1月及3月的Cobb角均小于C组(P<0.05),说明PVP治疗较保守治疗可以更好的改善后凸畸形。4.WHO疼痛标准:A组的WHO疼痛缓解有效率明显高于B、C两组,说明身痛逐瘀汤结合手术治疗疼痛症状效果比单纯手术治疗或者单纯保守治疗效果好。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可以快速、有效的缓解疼痛,结合体位复位的保守疗法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改善后凸畸形,但其作用相对有限,而且治疗的时间更长.身痛逐瘀汤配合PVP术后辅助治疗在后期能获得更好的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因此PVP术后配合服用身痛逐瘀汤在临床上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