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消费与中产阶级的身份建构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ch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领域正经历着剧烈的变化,这一系列变动也带来了阶层结构的分化与整合,其中的一个显著的标识就是中产阶级的迅速壮大,不断发展的中产阶级由此也引发了政府、学界和公众对中产阶级的全面关注。作为国家制度、经济发展及社会转型综合作用的产物,中产阶级的出现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迥异于西方中产阶级崛起的时代背景,中国的中产阶级是随着改革开放大潮的涌动而兴起的,在经历了三十年的高速发展后,如今的中产阶级已成为中国阶层结构的重要构成。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中产阶级具有重要的结构性功能和作用,中产阶级既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维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条件,在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尽管目前中国中产阶级的规模和人数还不是很大,我国的社会结构尚未形成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否定或漠视中国中产阶级的潜在力量。可以说,正是由于中产阶级在现代化和市场化发展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关于中产阶级及其相关议题的探讨始终是众多社会学者潜心思索的话题。本研究对中产阶级的关注不在别处,而是运用符号消费社会理论从奢侈品消费的视角分析和探讨中产的身份建构问题。回望学界既有的研究成果,不论是关于中产阶级的研究,还是关于消费与阶层区隔关系的研究,学者们多是基于马克思的视角和韦伯的视角对中产阶级的身份问题进行分析,即使有西方学者已经注意到消费与中产阶级身份建构之间的内在关联,但更多是基于西方社会经验所进行的阐述,对中国中产阶级的符号消费与身份建构问题关注不多。有鉴于此,本研究将在充分吸收和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中产阶级的实际,综合运用社会学相关理论对中产阶级的符号消费与身份建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力图在整合已有研究积累的基础上,对中产阶级身份建构的新维度即符号消费特别是奢侈品消费进行全面的解读和把握。本研究基于符号消费特别是奢侈品消费的视角对中产阶级的身份建构问题进行审视,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不言而喻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将符号消费特别是奢侈品消费作为中产阶级身份建构的重要维度,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整合由马克思范式和韦伯范式所各自强调的价值维度和考察指标,这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某种单一范式在描述中产阶级身份建构问题时所带来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从而能够对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财富能力、社会声望等做出相对完整的阐述和说明。另一方面,就现实意义来看,用符号消费尤其是奢侈品消费去界定中产阶级的社会身份,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引领公众消费走向、促进各阶层消费,进而达致拉动内需、推动经济发展的现实目的。
其他文献
目的对照研究玻璃酸钠及玻璃酸钠结合针刀松解2种疗法的临床疗效,分析针刀松解对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张力的影响。方法随机将纳入病例分为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对照组(30例)和注
本研究以我军陆军士兵为研究对象,探讨军事训练所致下腰痛患者的躯干肌功能特点的变化,应用CYBEX-6000型等速测试训练系统测试腰痛组(n=40)和正常组(n=40)的躯干肌力指标,应用彩
城市住宅小区热环境数值模拟研究是近些年国际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主要从CFD/NHT基础理论及应用阐述了这一问题: 建立室外空气湍流运动的控制方程(组),并且针对一般标准K
现如今,"90后"农民工已经成为了农民工群体中的主力军,是新生代农民工的代表。对比老一代农民工,他们身上有着鲜明的特点和对待城市生活全新的态度。当然他们面临着融入城市
“宁教十个女高音,不教一个男高音。”可见,男高音学习声乐的过程是很艰辛的。对于美声男高音的发声方法,业内一般将其归结为:呼吸、打开、位置、关闭(过渡)等因素。因此,本文
新闻记者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丰富的社会经验、过人的睿智和丰富的情感,更应该有一套独特的采访艺术。
期刊
目的:利用中药药理作用与药性之间的关系建立药性预测平台。方法:运用数据挖掘分类功能中的决策树算法构建了中药药性与药理作用之间的关系模型,将决策树模型用C++语言进行编
WunderBAR杂志稿件主要取材于网络渠道,后由WunderBAR采编组成员进行翻译加工,汉德互译考验着翻译者的水平和知识储备,其过程中经常伴随着各种错误。为提高杂志质量,对杂志稿
利用层状液晶为模板制备了一系列无机和有机纳米微粒,并以透射电镜、紫外光谱、X-射线衍射等方法进行了表征。通过透射电镜和紫外可见光谱研究了有机纳米粒子的表面吸附性能。
本文全面考察了世界主要华语区域——中国大陆、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4个国家和地区小学语文课本,利用语料库语言学理论与计算机技术,对各地语文教材的用字及其分布做了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