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评价是初中作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第四学段(79年级)写作部分明确提出:学生应“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1]”。据此,论文提出了将“诊断式教学法”作为一种长效的作文评价机制,为学生完成写作训练后的自我评价提供帮助,最终实现学生写作能力和评价能力的双重提升。论文在学习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课堂观察与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对当前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合理分析,研究发现,当前初中作文教学中学生“诊断无效”的现象长期存在,学生不会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自我评价,既缺乏用以评价的工具,也不清楚评价的具体流程。针对这一教学现状,笔者尝试开发了用以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诊断工具”,将“诊断式教学法”融入初中作文教学之中,并在论文中进一步阐述了“诊断式教学法”的使用流程与方法。论文写作过程中,综合使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个案研究法等方法,尝试探索出一整套适合学生用以自我评价的诊断工具,并设计了与诊断结果相配套的解决策略,以便学生快速高效地诊断出作文问题,获得写作能力和评价能力的双重提升。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诊断式教学法”和“初中作文教学”相结合,探究该诊断方法在初中作文教学领域的应用,使之更有针对性和实操性。将诊断式教学法融入初中作文教学是笔者在阅读相关文献和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做出的研究,希望能为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评价环节提供一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