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鸿非虚构文学创作研究

来源 :三峡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zbbly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是“非虚构写作”优秀作品的个案研究。论文以《人民文学》“人民大地·行动者”非虚构写作计划为依托,从作品反观非虚构写作文学现象,考察作者介入文学创作的原因、如何介入文本及介入程度、作品当代价值,尝试给出非虚构文学发展状态及当代文学发展方向。第一章主要分析梁鸿作为批评家为何从事非虚构文学创作。一是作者内在的精神追求,自身文学自觉性和主动性让她寻找精神的栖息地;二是外部的时代与社会推动力,当代文学的虚无与疲软渴望反映真实社会的作品。第二章、第三章落实到具体文学作品,从当下非虚构写作的发展宏观背景下反思梁鸿作品的创新性与独特性。其一,作品文体特征与叙事策略的独特性,融合了官方、民间、作者的三方叙述;其二,独特的叙事结构,作者以《中国在梁庄》为写作原点,呈现乡村的真实图景,再以《出梁庄记》为线,辐射到在中国各处城市务工的梁庄人,以点到面,反观整个社会。其三,散文化与思辨性语言相结合,写作方式的多元化。第四章通过作品反映的现状做出总结和问题的反思,尝试寻找非虚构怎样介入当下社会现实及发展方向。一方面,非虚构文学样式尚存争议,但一种新的文体成长,必将接受各种考验,理应给出更多的宽容和耐心。另一方面,作者刻意远离和偏离中心话语,用一种多角度重叠的思维模式看待城市化进程中的乡土文明和乡土文学,创造性的将社会学、人类学的调查方式、散文化的文学语言与“非虚构”写作结合在一起,呈现了非虚构乡土文学的“旧内容,新传统”。
其他文献
由江西江新造船厂为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建造的“三峡消防1号囤船”建成交船。
《聊斋志异·乐仲》中乐仲到南海寻母与《续金瓶梅》中了空(即西门庆之子)到南海寻母(即西门庆之妻吴月娘)的描述几乎完全相同,此外蒲松龄《聊斋俚曲集.丑俊巴》中之潘金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