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T后不同时期LC疗效差异及风险评估的临床研究

来源 :皖南医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i4ma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EST后不同时期行LC疗效差异以及风险评估的建立与运用。方法:第一部分(疗效差异):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7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所有患者均先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yrad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ERCP)+十二指肠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清除胆总管结石后,再择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根据EST与LC的时间间隔分为A、B、C、D组四组,A、B、C、D组四组分别是在EST后1-3d、4-6d、7-14d、14d后行LC。对比A、B、C、D四组间患者的总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LC中转率、手术时间、出血量、总体并发症发生率、间期并发症发生率,评价A、B、C、D四组间的疗效差异。第二部分(风险评估):对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7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其择期LC术是否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分为中转组与非中转组,并对两组术前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再对其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得出中转开腹的独立危险因素,再对该危险因素进行赋值,建立预测LC术中转开腹的可能性的评分系统。结果:第一部分:A、B、C、D四组中,患者的总住院时间是不完全相同的(P<0.05),C组的总住院时间最长[(25.87±10.3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四组均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C组相对较高[(9.96±9.16)d P=0.167];患者的LC手术时间>60min或者中转开腹的比例是不完全相等的(P=0.003),D组的比例最低(n=5 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83),但A、B、C三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差异(P>0.0083);患者LC出血量大于50ml比例,四组同样是不完全相等的(P=0.014),D组比例相对较少,有差异倾向(n=4 20%P=0.014),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083);患者总体并发症的发病率是不完全相等的(P=0.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并发症发病率相对较高(n=13 54%),有明显的差异倾向(P=0.023),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083);患者间期并发症的发病率是不完全相等的(P=0.032),C组间期并发症发病率同样最高(n=9 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3)。第二部分:术前1-3天的CRP(>10 mg/L)、血淀粉酶(>125U/L)、凝血酶原时间(>14S)、符合SIRS标准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LC术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分别对各危险因素进行赋值(CRP>10 mg/L为6,≤10为0;血淀粉酶>125U/L为9,≤125U/L为0;凝血酶原时间>14S为8,≤14S为0;符合SIRS标准为10,不符合SIRS标准为0),建立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的评分系统(0分组;1-10分组;11-20分组;21-30分组;30分以上组。相邻两组P<0.05)结论:1、腹腔镜与术前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最不适宜的手术时机是7-14天;相对适宜的手术时机是1-6天。2、建立了腹腔镜与术前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择期LC术中转风险的评分系统,评分越高,风险越大。
其他文献
目的:胸腰段是固定的胸椎与活动的腰椎之间的转换点,是胸椎生理后突与腰椎生理前凸衔接点,是关节突关节面朝向的移行,是躯干活动应力、肩背负重应力的集中点,因此胸腰段也就成
目的:探讨葫芦素片对移植性宫颈癌荷瘤小鼠的肿瘤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Balb/c小鼠进行移植性宫颈癌荷瘤模型造模,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小剂量组及大剂量组,每组10只,
目的 建立可复性梗阻性黄疸大鼠模型,探讨瘦素对可复性梗阻性黄疸大鼠肠粘膜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用”支撑管胆管结扎加支撑管拔除法”建立可复性梗阻性黄疸大鼠模型及胆管结
2011年,有一种金融创新撬动了上百亿的民间资金参与其中,更使得艺术领域和金融领域共同对该创新展开了学术大讨论。这种金融创新就是“艺术品股票”。所谓“艺术品股票”就是将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布托啡诺或地佐辛预防依托咪酯注射后肌阵挛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比较两种药物对肌阵挛的抑制作用程度,同时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方案获天津
【目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ongenital clubfoot,CCF)是儿童最常见的先天性四肢畸形之一,病因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表面肌电检测技术在Ponseti治疗后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
目的:观察比较蜂针疗法与常规针剌疗法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蜂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治疗,比较2组治
气/固两相流流动体系在自然界和工业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其中,离散相颗粒运动速度、尺寸、位置及流型等参数的监测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课题以垂直管道中自下而上同向流动
<正> 葫芦素类(Cucurbitacins)为高度氧化的四环三萜类化合物,六十年代以后近代光谱技术的发展,才解决了它的分子结构。湖南省医药工业研究所从七十年代开始,历时十余年,用现
在本文中我们对正常乳腺组织、乳腺纤维瘤组织、乳腺囊性增生组织、乳腺癌组织,四种乳腺组织的光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光学方法对乳腺疾病做出初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