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教学办公设备仪器管理系统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l8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化的不断进步,科学信息化的高校办公环境以及相应设备将不断增加,已延伸至教学、科研、办公、仪器仪表、图书馆以及教育行政管理等各个领域。提高教学和办公管理的自动化和现代化,减少人员和设备资源的浪费,就成为当前一项非常重要的举措。通过现状分析及需求调查发现,目前高校系统管理中缺乏的重要问题在于设备管理。从整体上讲,高校系统建设的真正意义在于应用与服务,它包括设备管理、设备管理人从系统中获得何种服务以及系统为高校及设备管理人提供了何种帮助。具体应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为高校提供统一的办公设备管理平台,对于高校日益增加的办公设备提供一站式的管理,做到了3个统一,即“统一服务,统一界面,统一标准”。同时使学校对设备的使用情况有了更有效的了解,充分掌握各设备的维护情况、调拨情况以及报废情况等。为各设备的使用人提供了高效的设备管理方式,使得设备管理人员能详细、快速的了解设备的流失情况、闲置情况等。为设备及设备管理人员之间架设一座桥梁。将原来手工、无序的工作服务模式转变为电子化、信息化结构。一方面提高了设备的登记、调拨、报废等手续的速度,提高服务的效率及质量,另一方面也改善了高校设备的管理机制,使得资源能够充分利用。本系统主要是针对当前高校中的办公设备由于管理不善而造成设备流失或资源闲置情况而设计的一个高校设备管理系统。在功能上需要解决高校管理中档案存放及无人维护的情况。通过实时查询,实现对设备由录入到报废的全程跟踪。对于用户,应能简便快速的查询所需要的信息,实现设备信息透明化管理。在设计上,尽量采用软件工业化的标准,遵从技术规范;采用开放的、标准的、主流的、成熟的系统平台、开发手段与信息技术规范。目前主流的系统应用不再满足于单机系统和简单的客户/服务器系统,采用ASP.NET开发技术实现B/S三层体系结构,以Microsoft Sql Server作为后台数据库。充分考虑整体性、可用性、稳定性、成熟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的基本技术要求,体现了安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用户界面友好性和高性能等特点。整个系统从符合操作简便、界面友好、灵活、实用、安全的要求出发,完成设备管理的全过程,包括设备基本信息管理、设备维护管理、设备调拨管理、设备报废管理、查询统计管理、系统管理几大功能模块。利用ASP.NET技术以期达到功能强大,费用低廉,通用性强,适合该高校办公设备管理系统。本文详细的介绍了系统制作的整个过程。按照软件工程设计思想,采用生命周期法进行全程开发,包括需求分析,系统总体设计,系统详细设计等。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HNO3和HClO4消解土鳖虫样品,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中Ca、Mg、Zn、Mn含量。方法简单,精密度高,加标回收率在96.86%—102.4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2.36%,结
<正>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化,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可喜的变化,也给医院的发展建设增强了活力,但不可否认医德建设出现了滑坡。首先是医疗行业不
林木属于易燃物品,因此各个地区根据每年气温变化都要将一定时间作为森林防火期,并在此期间禁止一切砍伐、进山等活动,以确保林木免受火灾侵害。而一些地区由于受到各种因素
目的探究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用于临床治疗脑梗塞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9月来我院治疗脑梗塞的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规则,分成对照组、观察组,
口译并非是一种盲目的汉英口头转换行为,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受一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影响。本文浅要分析了模因理论与口译的关系及相关口译策略技巧。阐述了口译理论对口译实
现在,供电质量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高耗能、电气化铁路等大量非线性、冲击负荷的接入,造成电网中的电能波形发生畸变,尤其电铁谐波源引起电压凹陷,结束时又快速恢复,造成
微热管已经成为电子器件导热的理想元件,但随着电子芯片不断高功率化和小型化的发展,使得电子产品对微热管的传热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微热管主要由管壳、吸液芯和端盖组成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技术是互联网快速发展以后才出现一个全新概念。时隔仅仅几年,云计算受到各界关注的程度就超过了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它在本质上讲它是一种商
随着对降雨量变化和气温升高的日益关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预计气候变化将扩大粮食需求和供应之间的缺口。同样,中国的粮食生产也会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然而,由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我国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视,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使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步入现代化进程,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教育界一项重要议题。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