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面临着四大问题:作用之惑、途径之缺、角色之变、调整之频。这些问题揭示出,城市规划的实施需要依赖于众多政策系统的配套实施,规划实施的成效受到其它政策系统的作用影响。那么,这样的一系列城市政策对城市规划实施又是如何产生影响作用的?其影响到底有多大?为什么能够产生这些影响?这些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采取了“理论支撑——实证分析——规律总结”的研究路径和内容体系,通过构建政策系统对城市规划实施影响作用的解释性框架,以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为实证案例,先后分析了行政区划、财政政策、土地政策、产业政策和民生政策这五类政策对规划实施的影响,试图揭示出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政策与规划之间作用影响的—系列规律总结。“理论支撑”是基于政策与规划之间作用关系的理论辨析:一方面是通过梳理政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等领域的研究,寻找本次研究的的出发点和切入点;另一方面是借鉴管理学中的政策实施过程理论、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理论,构建政策系统对城市规划实施影响作用的“一五五三”解释性框架—一即“一个维度、五类政策、五个领域、三类分析”。“实证分析”是以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案例审视为基础,从政策系统的五类基本影响政策——行政区划、土地、财政、产业、民生政策出发,对应于城市总体规划的各主要管控领域,根据本文构建的理论框架,先后就政策对规划实施影响的机理、绩效和成因进行深入分析。“规律总结”是以理论支撑和实证分析为基础,对政策系统对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影响的规律进行系统性的总结。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本文认为,城市规划在其实施过程中受到众多政策的作用影响,每一类政策作用影响的机理、绩效和成因都有其内在的规律。要提高城市规划的实效,需要规划与众多政策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种从政策视角出发的规划实施研究思路,丰富了我国城市规划实施的实证研究,为今后我国各类城市的规划实施提供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