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克塔维亚·巴特勒《雏鸟》中的越界问题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w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奥克塔维亚·埃斯特尔·巴特勒是第一位备受赞誉的美国非裔女作家。她一生致力于科幻小说的创作,重视描写黑人妇女边缘化的生活经历,在作品中常常打破男女对立、黑白对立等传统二元结构。非裔主人公和种族混合社区是巴特勒作品的两大特色。她善于探讨种族、性别、权力等各类问题,深入剖析历史事件给弱势族群带来的伤害,揭示他们在克服苦难时自立自强的品质。《雏鸟》这一科幻小说,吸收了吸血鬼这一哥特元素,不禁引人深思。目前海外对这部小说的研究层出不穷,但国内研究尚较为缺乏。在这部小说中,由于人类的歧视,新型吸血鬼尹拉族群被迫生活在偏远地区,和他们一起生活的还有来自不同背景的人类共生者。为了摆脱悲惨的生活处境,一部分吸血鬼族群和人类共生者,通过跨越旧的社会习俗和约束,尽一切努力在社会主流文化中确立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巴特勒作为一个敏感而富有同情心的作家,尝试用写作作为一种载体,用女权主义的镜头来审视历史和等级制度。先前,关于《雏鸟》的评论大多聚焦于本书的特殊体裁及非裔主题,然而这两个关键因素究竟是如何结合在一起呢?本文立足于推想小说的广阔领域,认为某些越界现象和行为对巴特勒创造另类群落具有重要意义。在《雏鸟》中,越界现象在种族和性别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黑人女主人公邵里在经受打击后失去了记忆,自此成长在扭曲的环境中。因此,在寻找事实的真相和应对未来的方法时,她能够不受原有文化习俗的制约,不断将自身融入尹拉族群主流社会,即使这个多种族的社会充满着等级暴力和固有冲突。故事内外,《雏鸟》揭示了美国西海岸的部分现实。此外,巴特勒对于不同物种间的相互依存和人性的真实本质,也给出了精辟的见解,这也是使《雏鸟》至今享誉文坛的原因之一。本文引入越界的概念,应用细读和文本分析的方法,研究书中的种种越界行为,旨在阐释吸血鬼和人类族群在被边缘化的社会中面临身份危机的原因,以及探求巴特勒创造这样一个危机四伏却又幸福满满的族群背后所隐藏的思想理念。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简要介绍巴特勒的生平及其作品《雏鸟》,相关的国内外批评研究,并提出了越界的概念和论文的结构安排。第二部分集中于探讨女主人公和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类共生者的种族越界,指出物种传统和人物的身份危机之间的矛盾。第三部分则是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探索主人公身为一个雌雄同体的女性和她非凡的行为所带来的隐含价值。第四部分借用成长小说的定义,进一步综合论述巴特勒在描绘吸血鬼的世界中各种生活经历时,坚持了一些“不同寻常”的存在来完成越界行为,寻找生存和人性的真谛,探求背后的社会价值。第五部分为结论,指出即使越界行动对人物摆脱他们边缘化的生活情况有很大的帮助,整个社会要摈弃固化的规则限制,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巴特勒对于未来文化和社会变革的猜想,或许可以用来颠覆当前的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的意识形态。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网络流行语已发展成一种新兴的语言。网络流行语是语言动态变化的体现,是一段时间内被频繁使用的的热词和热语,是反映社会变化的一面镜子。网络流行语是网
美国当代文学家科马克·麦卡锡(1933-)是当代文坛著名的小说家,被誉为“当代最伟大的美国作家之一”以及“海明威与福克纳唯一的继承者”,一直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大热人选。麦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