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绒布地区上白垩统宗卓组外来岩块特征及地质意义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jing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西藏绒布地区上白垩统宗卓组(K2z)的野外地质调查、室内资料整理和综合分析,对绒布地区上白垩统宗卓组地层外来岩块特征以及宗卓组地层的分布,沉积特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宗卓组为一套浅海陆棚相沉积地层,主要岩性为页岩、泥岩、砂岩及中-薄层灰岩。并以灰岩为标志层将宗卓组分为宗卓组一段(K2z~1)和宗卓组二段(K2z~2)。宗卓组岩块形成构造背景为早白垩世印度板块开始向北俯冲下插于欧亚板块之下,由于板块碰撞,引起晚白垩世之前沉积的地层发生破碎,滑移至宗卓组地层,以外来岩块的形式沉积于地层之中。宗卓组地层中的岩块主要分为原地岩块和外来岩块。原地岩块岩性主要为砂岩及灰岩。外来岩块岩性主要有:砂岩、灰岩、硅质岩、玄武岩。岩块通过薄片鉴定、常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投图进行物源分析。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及邻区地层岩性组合特征,认为砂岩岩块来源特提斯洋壳前缘的朗杰学群(T3L)地区及拉萨地体前缘地区,硅质岩来源于宗卓组(K2z)本身,灰岩岩块来自于涅如组三段(T3n~3)地层,玄武岩岩块来源于桑秀组(J3-K1s)地层。外来岩块主要沉积于宗卓组二段中间位置,宗卓组一段(K2z~1)及宗卓组二段(K2z~2)上部地层未见岩块出现。说明在宗卓组二段(K2z~2)沉积时期,印度板块与拉萨地体进入碰撞强烈时期。
其他文献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中生界长8油藏油气资源丰富,根据已有的勘探开发成果表明,鄂南地区长8勘探开发潜力巨大,具有较好的勘探开发前景。长8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油藏。在构造背景下,长8地层压力异常变化,导致地层岩石力学和地应力情况复杂,在这种复杂的地质条件下,给储层改造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本文以石油地质学、地球物理测井、储层地质学、岩石力学、油气储层改造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开展了模拟
中国西南地区机场的特点是高填方、场区地质条件复杂、沟谷底部常分布有软弱土层。因此,解决好机场高填方地基稳定性问题,尤为重要。昆明新机场西跑道平均海拨2000m左右,最大填方高度近40m,底部局部区域软弱土层平均厚度达10多米。原地基沉降、填筑体压实度、降雨入渗是影响高填方地基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深入研究天然工况下和降雨工况下的高填方地基的变形特性和规律,并建立定量化的分析模型对于指导高填方地基施工工
高拱坝坝基对建基岩体的工程特性要求极高,天然河谷岸坡大都发育一定厚度的风化、卸荷岩体,显然这部分岩体的变形、强度并不能满足工程建设要求,因此,不可避免要对岩体进行大规模的开挖,从而会对距开挖面一定范围内岩体的工程特性产生影响。本文基于大量的现场地质调查、声波检测、原位试验以及前期勘探研究成果,结合二维和三维数值模拟手段,在分析坝基开挖扰动岩体变形破坏现象、扰动范围特征、岩体扰动变形破坏机制、建基岩
我国岩溶区分布范围广,岩溶地区地基的复杂性为机场建设工作带了了诸多问题,尤其是在云贵渝等西南山区,地形起伏大更加大了工程进行的难度,容易引发岩溶塌陷、边坡失稳、地基差异沉降等。研究岩溶机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对机场建设意义重大。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现场工程地质测绘、钻探、物探及试验等手段获得的机场原始资料为依托,结合室内土工等试验结果参数,查明机场工程地质背景条件,综合场地工程地质特性,
江汉盆地江陵凹陷地下卤水富含钠、钾、硼、锂、铷等元素,其中钠、钾、硼为卤水主要元素,其盐含量分别为Na Cl 281.83g/L,KCl 17.12 g/L,B2O3 2.48g/L,均远超过工业开采品位,工业开发价值巨大。江陵地下卤水含有泥沙、铁、硫等杂质,对有用组分的回收有一定影响,需在综合利用前予以除去。另外,该卤水在蒸发浓缩过程中出现钾钠硼共析的现象,使得后期钾盐提纯难度增大;同时,硼在氯
本文以水电资源极为丰富的四川西部地区作为研究对象,以地质灾害及工程地质环境质量对输变电工程规划设计影响为研究目标,基于前期建立的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GIS数据库开展研究工作。(1)研究区地域广阔,面积33万km~2,涉及四川西部11个市(州)、70余个县(区)。区内已查明地质灾害21897个,主要灾种为滑坡、泥石流、崩塌及不稳定斜坡。对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发育规律、控制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揭示了地
膜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空间结构形式,由于其优越的建筑特性、卓越的结构特性和适宜的经济性,被广泛地应用于体育场、展览会场、火(汽)车站等大跨度空间结构中。由于膜结构轻质大跨的特性,使得膜结构对外荷载的作用十分敏感,易发生较大的振动变形,而在膜结构使用过程中这种较大的振动变形是应该尽量避免的,但目前关于膜结构的设计理论还处于逐渐积累完善阶段。本文研究鞍形膜结构在冰雹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为膜结构设计理
四川盆地中侏罗统沙溪庙组是区内重要的油气集中产地,同时也是多种沉积型矿床的潜力区。前人开展了大量勘探和研究工作,积累了较多的成果资料。但研究区域较小且主要位于油气田附近,其他地区多空白。本次论文研究区域位于四川南部乐山市马边县、沐川县境内,前人对该区研究程度较低,可追溯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但之后较长时间研究空白,后开始于二十世纪初期。本文依托“四川乌蒙山区1∶5万马边县、沐川县、靛兰坝、新市镇4幅
洞子沟铅锌矿床位于贵州省习水县,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陆块南部被动边缘褶冲带。区域主要出露地层有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等,总厚度大于10km。矿体赋存于震旦系上统灯影组第三岩性段的角砾状白云岩中,其所在的桑木场铅锌矿化带长约4km,宽约1km,在4.5km~2的范围内,零星出露铅锌矿点和含铅的重晶石脉;研究区内围岩蚀变主要为白云石化、方解石化、黄铁矿化
积极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计划的号召,西部地区相继涌现出大量铁路、公路、水利、矿山、工民建筑等重大基础工程,由于西部高寒山区所特有的地质、水文以及自然条件,将会导致这些待建或已建成的重大工程承受反复冻融作用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甚至遭遇由于冻融所引起的灾害问题。由于寒区岩体中都含有宏微观裂隙或节理,冻融作用一方面导致裂隙中水发生水冰相变产生冻胀力,从而驱动原生裂隙扩展;另一方面,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