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稻瘟病已成为水稻生产最具破坏性的病害之一,可导致水稻减产15%以上。选育抗谱广、抗性持久的抗稻瘟病水稻新品种是防治稻瘟病最经济、绿色环保的有效途径。杂交水稻品种“丰两优香一号”具有高产、优质、生育期适中的特点,但高感稻瘟病,使其产量和品质受到很大影响。为改良其稻瘟病抗性,本研究以携带有Pi1、Pi2基因的抗源品种BL122为供体亲本、“丰两优香一号”的恢复系父本“丰香恢一号”(R2106)为受体亲本,通过1次杂交、3次回交和多次自交,利用SSR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结合综合农艺性状考查和稻瘟病抗性鉴定等方法,对其基因聚合株系及其与“丰两优香一号”母本“株6S”配组的杂交组合进行稻瘟病抗性改良。具体结果如下:1、利用紧密连锁的SSR标记MRG4766和AP22,将Pi1、Pi2基因聚合到“丰香恢一号”中,共获得7个双基因纯合、主要性状与受体亲本相似的株系,在其与株6S配制的杂交组合中也能同样检测到Pi1和Pi2基因,表明聚合的Pi1、Pi2抗病基因可以在株系中稳定遗传。2、对“丰香恢一号”双基因聚合的7个株系及其分别与“株6S”配组的7个杂交组合进行叶瘟和穗颈瘟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所有株系及组合的抗性比其对照“丰香恢一号”和“丰两优香一号”均有显著性提高。其中表现最好的3个株系KP1502、KP1504和KP1505的叶瘟和穗颈瘟的抗性均达到了高抗水平;而表现最好的2个杂交组合Z2和Z5的叶瘟和穗颈瘟抗性也分别达到了高抗和抗病水平;相比于对照的高感,改良效果十分明显。3、对“丰香恢一号”双基因聚合的7个株系及其分别与“株6S”配组的7个杂交组合进行的株高、全生育期、穗长、有效穗、结实率、穗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等8个主要农艺性状考查,结果表明除个别性状指标有一定差异外,其余性状与对照均没有显著性差异。4、对双基因聚合的7个株系及其与株6S配组的杂交组合的糙米率、整精米率、长宽比、透明度、垩白度、垩白率、碱消值、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粗蛋白质含量等10个指标的测定进行分析和评价,除了KP1501、KP1504和KP1507为3级以外,其余株系均达到与“丰香恢一号”同样的2级优质米质。在杂交组合中,除了Z1、Z4、Z6为3级优质米外,其余均为和“丰两优香一号”同样的2级优质米。5、从稻瘟病抗性改良效果、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和稻米品质指标三方面综合分析,表明通过抗性双基因聚合株系KP1502、KP1505及其杂交组合,均保持了对照的优良的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而稻瘟病的抗性却得到了显著提高,且可以稳定遗传。可作为优良的抗病杂交水稻组合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