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煤矿上覆双层厚硬火成岩破断运移规律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h07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柳矿7#煤层由于火成岩侵入,形成两层厚硬火成岩岩层。火成岩的存在,特别是厚硬火成岩,对于冲击矿压、岩层移动与地表下沉、瓦斯流动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本论文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工程实践等手段进行研究,建立了火成岩的力学模型,理论计算、数值模拟了火成岩的破断位置,并且研究了双层厚硬火成岩下开采的矿震规律,结合现场监测进一步证实了火成岩破断位置的推断。  分析、建立了以关键层理论和薄板理论为基础的力学模型,计算出了火成岩的破断位置,并结合实际测量数据,提出了杨柳煤矿上覆双层火成岩破断模式的假设。全文围绕这个假设进行分析,利用其它手段来从侧面证明对火层岩破断模式假设的正确性。  运用UDEC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10煤开采后上覆双层火成岩离层、破断的情况及其动态变化规律;运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双层厚硬火成岩下煤层开采的情况,分别对两层火成岩设置了监测面,监测各层火成岩的应力变化发展情况,以分析在下部煤层开采的过程中,火成岩的稳定情况。  通过分析杨柳煤矿地表下沉的实测数据,将地表下沉与火成岩的破断模式相叠加,充分验证,杨柳煤矿上覆双层火成岩破断模式的假设是正确的。结果证明,主关键层火成岩对地表下沉的动态过程起控制作用,地表下沉的速度随着主关键层火成岩的周期破断而呈现周期性变化。  通过对104采区工作面“见方”区域的矿震规律、火成岩破断诱发的矿震分析,以及利用震动波CT波速反演,验证火成岩破断模式的正确性。
其他文献
软岩巷道支护一直是困扰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之一。近年来,土城矿由于开采深度加深、开采强度加大,矿井主要上山、区段石门均不同程度受采动影响,采区巷道多处于软岩中,矿井每
学位
我国是一个煤层气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其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对于矿井瓦斯灾害治理、能源综合利用、环境污染防治以及改善能源结构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煤层气抽采过程中煤
模具作为一种必要的生产装备,引领着未来工艺发展的趋势,反映了国家工业的技术实力。相较于传统模具成型技术大多依赖于操作者的加工经验,在其开发过程中通常需要大量地不断试模以及修模过程才可以完成设计。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的出现及其在模具设计领域的广泛运用,大大提高了模具设计效率,在该领域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使得模具制造工艺从传统地单一化、低效化向便携化、高效化、多元化以及高精度化不断迈进。本
整机是由很多构件通过结合部连接组成的整体,在机床结构设计中螺栓结合部是主要关注的问题之一。螺栓结合部包括被连接件之间的平面结合面,螺栓头与被连接件之间较小的平面结合
随着我国对煤矸石的治理进一步加强,能够大宗处理煤矸石的方法之一——煤矸石制砖已在全国许多地区开始应用。但这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即对制砖废气中存在的二氧化硫污染如何
爆破是矿山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占国内金属矿山中近70%的地下矿山在爆破开采时仍以人工装药为主,装药效率、装药质量及爆破的安全性已难以满足矿山高速发展的需要。车装散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不断发展,每年消耗的原材料随之增加,目前我国消耗量最大的金属材料是钢铁,其中很大一部分在成型加工中变为切屑,为了实现节约资源、绿色制造和合理处理废弃物的目标,本文在对国内外铁屑压块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可行方案,本方案通过对铁屑压块机进行结构、控制和动力源三个主要部分的设计,以及对执行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完成优化,得到最终方案。整个系统使用模块式设计,具有较高的柔性和工作效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