鳜鱼肉质营养成分分析及肌球蛋白重链基因克隆与表达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lp520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的鳜鱼逐渐获得消费者青睐。为了解释鳜鱼的优良肉质性状,本研究采用生物化学和蛋白质化学方法,以鲢鱼为对照,对鳜鱼的三个品种——大眼鳜、斑鳜、翘嘴鳜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利用RT-PCR/cDNA克隆技术克隆了鳜鱼肌球蛋白重链基因,并分析了鳜鱼组织和发育阶段表达的差异性。 1.营养指标测定。水分:105℃烘干失水法测定,野生大眼鳜为76.06%,斑鳜为76.16%,饲养的翘嘴鳜为81.43%、鲢鱼为82.10%;灰分:马福炉灰化法测定,鳜鱼干物质含量比较高;蛋白质: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野生大眼鳜与斑鳜的蛋白质含量均高于饲养翘嘴鳜和鲢鱼;脂肪:索氏抽提法测定,鲢鱼脂肪量高达5.25%,而翘嘴鳜、斑鳜、大眼鳜则只有1.09-2.18%;鱼油脂肪酸: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翘嘴鳜、斑鳜、大眼鳜、鲢鱼四种鱼均含有的饱和脂肪酸为 C14∶0,C16∶0,C18∶0:单不饱和脂肪酸为 C16∶1,C18∶1;多不饱和脂肪酸为 C18∶2,C20∶5,C22∶6;并且大部分为中长碳链脂肪酸。斑鳜、大眼鳜、翘嘴鳜饱和脂肪酸含量依次为:24.40%,29.29%,35.75%;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依次为:71.96%,67.82%,54.88%。鲢鱼检测出饱和脂肪酸含量28.37%,不饱和脂肪酸为42.05%。 2.获得MHC基因全长序列。鳜鱼MHC的cDNA全长为5938bp,含有3′转录序列124bp,两个结构域,一个5814bp开放阅读框(ORF),编码一个由1937个AA残基组成的蛋白质。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肌球蛋白重链基因在肌肉效应期之后开始表达,鱼苗和成鱼表达量较多,而在囊胚期、神经节期未见表达;在成鱼的肌肉表达量丰富,心脏有少量表达,脑、肾脏、脾脏等部位均未见表达。
其他文献
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东黄海海域海洋蟹类的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报道极少。本论文以我国近海及其邻近水域的日本蟳和双斑蟳为研究对象,采集不同地理群体样品,利用线粒体DNA COI
齐口裂腹鱼是长江上游特有的亚冷水性名贵经济鱼类,市场价值和开发潜力较大。2005年12月至2006年4月,雅安、攀枝花等地多个齐口裂腹鱼网箱养殖场的齐口裂腹鱼鱼种先后出现一以
本研究以16种双壳类核糖体小亚基18S rDNA为目的片段,构建进化树进行系统发生学分析;以双壳纲38种贝类为实验材料,测定不同种类的DNA含量,在种间和种内两个层次上比较其差异:综合
本研究以鲤(Cyprinus carpio)为实验对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2mg/kg、4mg/kg、8mg/kg、16mg/kg、32mg/kg的阿维拉霉素,分别投喂平均体重为4g(生长实验Ⅰ)和60g(生长实验Ⅱ)的鲤,在基础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