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本充足率监管是审慎银行监管的核心和国际标准,它贯穿于商业银行市场准入、持续经营和市场退出的全过程,是商业银行面临最重要的外部约束条件之一。实施严格资本监管将对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形成强有力的外部约束,将影响银行体系的信贷供给能力,进而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影响。一些国家在实施了银行资本监管后,纷纷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信贷紧缩及经济衰退现象。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在经济环境、制度背景和银行体系等方面大不相同。因此,在我国实施银行资本监管可能会呈现出不同的监管效应。文章结合我国资本监管制度的特点,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资本充足率监管影响商业银行信贷扩张的途径、商业银行的资本性质和不同资本水平多个角度,分析了资本充足率监管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扩张的影响,最终得出结论并提出适当建议。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文章的铺垫部分,交待了银行资本充足监管的背景与动因,对巴塞尔资本协议做了简要的阐述,讨论了实施资本充足率监管的国际经验。第二章是本文的理论部分,分析了资本充足率监管对银行信贷扩张的影响机制。第三章首先讨论了中国资本监管制度变迁及特点,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我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率状况与信贷扩张的趋势,初步探讨了资本充足率监管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扩张的影响。第四章是本文的实证部分,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运用Eviews软件包进行回归分析,从多个角度详细讨论资本充足率监管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扩张产生的影响。最后一章是结论与政策建议,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本文的主要结论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