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芪作为大宗药材品种之一,是宁夏六盘山区中药材主要种植品种,近年来,随着黄芪种植面积的增加,根腐病危害逐年加重,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摸清宁夏隆德六盘山地区蒙古黄芪根腐病的病原与危害,本文通过对黄芪根腐病病原菌种类,生物学特性,大田防治药剂筛选以及根腐病对黄芪有效成分的影响,旨在为宁夏黄芪规范化种植与根腐病防治提供技术支撑。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宁夏六盘山地区蒙古黄芪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为镰刀菌属内的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与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三种,尖孢镰刀菌3次分离频率分别为53.33%、65%及72%,是主要病原菌;茄病镰刀菌3次分离频率分别为26.7%,15%,20%;串珠镰刀菌分离频率较低,仅为5%左右。刺伤接种病原菌的黄芪幼根发病率为65.07%,显著高于未刺伤处理组34.92%的发病率,说明表皮有损伤的黄芪更易受到根腐病的危害。病原菌孢子液灌根接种试验表明,表皮接种前受到损伤的黄芪更易受到根腐病的侵染。(2)病原菌生物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尖孢镰刀菌与茄病镰刀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0-30℃之间,菌落平均直径分别达到了79.47mm与75.47mm;串珠镰刀菌最适温度为25-30℃之间,该温度区间内,串珠镰刀菌菌落平均直径最大值为25.OOmm。温度高于35℃时,三类菌落平均直径呈现下降趋势,当温度高于40℃时,三类菌均停止生长。pH对于三种病原菌的生长速率影响各不相同,当pH值介于5-9之间时,茄病镰刀菌生长速率不受影响,尖孢镰刀菌在碱性条件下生长速率有所减慢,串珠镰刀菌在中性与碱性条件下生长速率受到抑制。24小时全光照条件下,尖孢镰刀菌菌落生长速率为11.33mm/d;茄病镰刀菌生长速率为11.08mm/d;串珠镰刀菌生长速度为1.67mm/d。24小时全光照培养条件下尖孢镰刀菌与茄病镰刀菌生长迅速且生长速率相近,串珠镰刀菌生长受到抑制;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半光照条件下,除茄病镰刀菌生长受到抑制外,串珠镰刀菌生长速率有所加快而尖孢镰刀菌不受影响;24小时全黑暗培养条件下,尖孢镰刀菌与茄病镰刀菌的生长速率分别为10.83mm/d与15.95mm/d,串珠镰刀菌生长速率为4.41mm/d。因此尖孢镰刀菌生长速率受到抑制,串珠镰刀菌和茄病镰刀菌生长速率并未受影响。总而言之,尖孢镰刀菌在全黑暗条件下生长速率受抑制,茄病镰刀菌在半光照条件下生长速率有所减缓而串珠镰刀菌在全光照条件下生长速率受抑制。(3)药剂筛选试验表明:经药剂处理后的黄芪在各个生长时期各项生理指标均明显高于清水处理对照组。组合药剂高巧+瑞苗青15007.5g/hm2与22512g/hm2两个浓度梯度的根腐病防治效果分别达到了30.25%与32.40%;甲基托布津700.5g/hm2浓度组的防治效果为34.11%;恶霉灵560g/hm2浓度组的防治效果为36.21%。综合三种药剂不同浓度组的防治效果来看,虽然恶霉灵与甲基托布津的防治效果在数值上最高,但二者的防治效果均不如组合药剂高巧+瑞苗青稳定,因此高巧+瑞苗青的防治效果最好。但是药剂防治效果整体不佳,应考虑通过轮作,种植优质种苗以及改变传统耕作模式等农业措施,配合抑制黄芪根腐病的蔓延。(4)根腐病对黄芪有效成分影响试验表明:根腐病对于黄芪木质部黄芪甲苷含量影响较大,健康黄芪木质部黄芪甲苷含量比患有根腐病的黄芪木质部含量高14.16%。由于皂苷广泛分布于黄芪木质部与韧皮部中,因此根腐病对不同部位的皂苷含量影响并不明显。多糖主要分布在木质部中,患有根腐病的黄芪木质部多糖含量比健康黄芪木质部多糖含量少0.12%,但由于多糖本身在黄芪内所占含量比例并不高,所以根腐病对木质部多糖含量影响也较为显著。从韧皮部的角度来看,黄芪甲苷在健康韧皮部中的含量与在患病韧皮部中的含量相近;总皂苷与总多糖的含量也并无较大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