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课题通过对柴芩安神汤戒断治疗阿普唑仑依赖型焦虑性失眠的临床研究,观察柴芩安神汤在治疗改善阿普唑仑依赖型焦虑性失眠的临床症状同时减少阿普唑仑的用药量,控制、降低阿普唑仑戒断综合症的发生率。证实柴芩安神汤在减少阿普唑仑服用量、改善临床症状及降低戒断综合症的有效性,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从而为药物依赖型焦虑性失眠的治疗打开新思路及新方法,为临床上进一步推广研究提供依据。研究内容:本课题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就诊于山西省中医院脑病门诊、住院部及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治疗的患者,西医诊断符合焦虑性失眠伴药物依赖性,中医诊断符合肝郁化火型不寐患者,共纳入96例,治疗组、对照组各48例,治疗期间,治疗组剔除2例、脱落3例,对照组剔除8例、脱落3例,共统计病例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普唑仑递减治疗,每两周减少服药量的25%,以2个月为一疗程的戒断治疗。治疗组患者予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柴芩安神汤”干预戒断治疗,具体方药组成:柴胡12g,黄芩15g,苏子15g,川椒6g,桂枝10g,酸枣仁30g,生牡蛎30g,生石膏30g,夜交藤15g,合欢花15g,党参30g,甘草6g,栀子10g,淡豆豉15g,大枣5枚。水煎服,每日一剂(约150ml),分早晚温服。当受试者因减少阿普唑仑所服剂量而引起失眠、焦虑加重及其他戒断综合症,甚则难以耐受时,需恢复到当次阿普唑仑减量前剂量,待下一减量周期再行减量。两组戒断治疗时间均为2月(戒断治疗期间每周定期随访)。观察指标:口服阿普唑仑剂量及递减率的变化,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表(SAS)得分变化,中医临床证候及体征的变化及苯二氮卓类药物戒断综合症评分比较;安全性指标:脉搏、呼吸、心率、血压、体重,三大常规(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药物急性反应、亚急性毒性反应记录。选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所搜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总体有效率:治疗组(有效率88.37%),对照组(有效率70.27%)。2.治疗2月后,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焦虑自评量表指数(S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PSQI积分、SAS积分均有所下降,组间比较,前4周治疗中,治疗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疗效相当;在第4周到第8周的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和对照组有差异(P<0.05),治疗组PQIS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综合整个治疗过程,治疗组SAS积分减分率高于对照组。3.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经秩和检验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治疗组P<0.05,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故结果示两组患者不适症状均较治疗前有所缓解。组间各积分因子分析:在“入寐困难”、“寐而易醒”、“心慌、心悸”及“胸闷胁痛”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有差异(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醒后不寐”、“彻夜难眠”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疗效相当;在“烦躁易怒”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有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次于对照组。4.在阿普唑仑减药方面,治疗组减药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引起药物戒断综合症的评分和概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本试验观察所用药物处于安全范围,在临床观察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及异常情况。治疗前后,一般生命体征、三大常规(血、尿、便)及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研究结论:研究发现柴芩安神汤在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性失眠的临床症状的同时,可减少阿普唑仑使用剂量,有效控制、降低戒断综合症的发生率,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发生。据此,我们得出结论,柴芩安神汤治疗药物依赖型焦虑性失眠疗效显著,为进一步治疗其他药物依赖型的疾病打开新思路及新方法,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应用前景广泛,值得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