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半胱氨酸衍生物分离表征及其提高粮食铁锌生物利用率研究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guidahua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蒜中的硫化物大多数属于半胱氨酸衍生物,具有活性巯基或硫取代的巯基,主要包括半胱氨酸类、半胱氨酸亚砜类以及γ-谷氨酰-半胱氨酸肽类,这些半胱氨酸衍生物具有水溶性或弱水溶性,同时具有非常高的生物生理活性,由于半胱氨酸衍生物具有巯基或取代巯基结构,γ-谷氨酰-半胱氨酸肽类还符合植物螯合肽的结构特点,能安全而稳定地螯合多种矿质元素。论文从大蒜中利用离子交换层析法结合制备型色谱技术制备了 4种半胱氨酸衍生物,分别是(RC7)-S-烯丙基-L-半胱氨酸(1)、(RC7)-S-烯丙基-L-半胱氨酸亚砜(2)、(SC2RC7)-γ-谷氨酰-S-烯丙基-L-半胱氨酸(3)以及(SC2RC7)-γ-谷氨酰-S-丙基-L-半胱氨酸(5),产物经UV、IR、GC-MS、HPLC-MS、CD、1HNMR、13CNMR以及测旋光角的方法检测并与合成标准品进行了比对。论文还建立了测定透析性铁锌和可溶性铁锌的体外模拟生物胃肠消化试验模型,研究了半胱氨酸衍生物对主要粮食作物大豆、绿豆、小米中铁锌元素生物利用率的影响,揭示了并讨论了其提高铁锌元素生物利用率的机理,具体内容和结果如下:将半胱氨酸衍生物1、2、3添加到大豆、绿豆、小米中,同时以Cys、GSH、EDTA为对照,比较其提高大豆、绿豆、小米铁锌生物利用率活性。结果发现不论是对于粮食本底含有的铁锌还是外源性强化铁锌,1、2、3对提高不同粮食样品(大豆、绿豆、小米)铁锌生物利用率均具有显著的效果,在未强化铁锌的样品中,使大豆铁生物利用率从1.52%分别提高到2.96%、2.00%和3.38%,使大豆锌生物利用率从10.83%分别提高到18.16%、14.13%和19.12%;使绿豆铁生物利用率从1.91%分别提高到2.56%、2.35%和8.18%,使绿豆锌生物利用率从20.52%分别提高到23.34%、28.45%和32.44%;使小米铁生物利用率从7.68%分别提高到9.13%、8.76%和12.32%,使小米锌生物利用率从4.79%分别提高到6.03%、5.69%和6.92%。其中3的效果明显好于1和2的,其效果仅次于化学性螯合剂EDTA,并且明显好于Cys和GSH。1和2在大多数样品下提高铁锌生物利用率效果与GSH相当,比Cys略好。文中探讨了半胱氨酸衍生物提高铁锌生物利用率的机理,包括半胱氨酸衍生物种类对提高铁锌生物利用率有何影响、半胱氨酸衍生物是否能改善铁锌存在状态(溶解状态)、铁锌螯合能力如何、粮食煮熟加工对生物利用率有何影响、抗营养成分有何影响、铁锌钙有无相互作用等几个方面,进而揭示了半胱氨酸衍生物提高铁锌生物利用率的机理。论文还探索了提高生物利用率活性最好的硫化物3在美拉德反应过程的抗糖基化活性,通过其具有的抗氧化活性和铁螯合活性进一步揭示其影响其提高铁锌生物利用的活性机制。
其他文献
自本刊于81年第一期发表郑爽西同志“学习设备综合工程学,试论工厂设备的技术改造”一文后,编辑部陆续收到读者来信,要求进一步了解该文中所提到的新都、长风两厂的经验。为
为探究入侵植物在入侵地的种间相互作用,用2种菊科入侵植物假臭草和三叶鬼针草进行种间化感作用研究。采用2种植物的浸提液互相作用于对方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过程,结果发现
通过锭子转动实现加捻的环锭纺是最为传统的纺纱方法,也是现时市场上用量最多、最通用的纺纱方法,工艺技术十分成熟,尽管目前出现了很多生产效率高、工艺流程短的新型纺纱技
近年来,鸡肉制品以其独特的营养和风味特点,占据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鸡肉蛋白质功能特性的研究备受人们的关注。肌球蛋白是肌肉中具有凝胶能力的重要蛋白质,其凝胶特性决定了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C)、肌酐(CREA)和尿素氮(BUN)在肾脏损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治肾病患者121例,进行Cys-C、CREA和BUN检测。结果:肾病患者在肾功能损伤程度不同时所测
食源性晚期糖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对人体的危害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减少食品中AGEs的含量是降低AGEs对人体危害的重要方法。通过引入外源添加物
20世纪末,随着市场的要求变化,PCO服务概念亦因此而产生了明显的变化。原有的有害生物控制(Pest Control)概念,已逐渐被专业害虫管理(Professional Pest Management-PPM)取代。新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