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限域下聚乙二醇的储热性能和十七醇的相行为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s_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变材料(PCM-Phase Change Material)具有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改变其物理状态的能力,物理性质转变的过程为相变过程,在该过程中相变材料吸收或释放大量的潜热。根据相变材料的这种性能,通过恰当的设计,可以有效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有利于满足人们对能源日益增长的需求。聚乙二醇(PEG)是一系列分子量不同的聚合物,相变温度范围为3.2°C~68.7°C。由于聚乙二醇具有合适的相变温度、较高的相变焓、化学稳定性好、价格低廉等特点,而成为了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相变储能材料。十七醇(C17OH)是一种无支链的饱和脂肪醇,晶体结构丰富,纳米限域下可能会有新相产生。本研究利用溶液浸渍法将相变材料填充到了多孔材料孔内,制备了相应的复合相变材料,并对其相关性能进行了研究。本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利用溶液浸渍法,通过多孔材料的吸附作用,制备了PEG10k/SG、PEG2k/SG复合材料和C17OH/SG、C17OH/CPG和C17OH/SBA-15复合相变材料。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制备的复合材料的相变温度、相变焓等性能参数进行相关研究及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硅胶孔径的减小,复合材料的相变温度和相变焓都随之减小,且PEG10k/SG复合材料的下降幅度比PEG2k/SG复合材料的大。使用DSC对复合材料进行十次及以上的热循环性能测试,并研究其过冷度等相关热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热循环性能稳定,且其过冷度随着孔径的减小而增大。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复合材料进行相关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受限于纳米级硅胶孔内的聚乙二醇的结构没有发生改变,即介孔材料与填充材料之间只存在简单的物理吸附作用,并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其他文献
目前阶段,高素质的出镜记者做为电视媒体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出境记者作为新闻报道的标志性符号,怎样使其效用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并使其更深入新闻现场,进而使整个新闻节目质
在油田回注水系统中,油田污水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其中硫酸盐还原菌(SRB)、腐生菌(TGB)、铁细菌(IB)等微生物在注水体系中的生长、代谢、繁殖,造成了注水设备、管线等金属材料的腐
本文综述了环境样品中双酚A(BPA)的分离富集技术、表面分子印迹技术、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技术、BPA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研究了BPA的纳米硅球
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存在于所有动物细胞中,正常情况以硫醇还原性存在,是细胞内主要的非蛋白质巯基化合物,是人体内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物质,能够参与机体的多种代谢条件,对维持
卷烟风格在卷烟工业和销售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卷烟风格的确定一般是由具有资质的专家进行评吸。这种专家评吸方式具有悠久的历史,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再现性差、因人而异等。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