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2002年德国心理学家Pekrun提出学业情绪的概念后,对与学习有关的情绪的研究开始从偏向于消极情绪如考试焦虑的研究转向同时也关注对学习活动同样有着重要影响的积极情绪的研究。研究的焦点转回到全面的学业情绪,重视并反映各种不同的情绪特征,是当前该领域研究的必然趋向。目前国外对学业情绪的研究比较多,但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却十分有限,尤其是有关大学生学业情绪的研究以及对其影响因素的考察上。本研究主要探讨的问题包括:一、对翻译及修订后的有关量表进行信、效度的分析与检验;二、考察个体认知评估因素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与不同维度组合的学业情绪间的关系。三、考察三者间是否存在中介效应。四、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整合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经过问卷的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与验证性因素分析、以及对调查数据所做的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
1.翻译、修订的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及修订后的学习动机问卷均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
2.学业自我效能感对积极的学业情绪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而对消极学业情绪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3.学习动机对学业情绪有预测作用。其中内生动机对两种积极学业情绪均有正向预测作用,对消极活动定向学业情绪有负向预测作用;外生动机对两种消极学业情绪都有正向预测作用,对积极结果定向的学业情绪也有正向预测作用,但对积极活动定向情绪的预测是负向的。
4.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习的两种动机都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5.相对于两种学习动机,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业情绪的预测作用更大。
6.除了内生动机在学业自我效能感与消极结果定向的学业情绪之间的中介效应不显著外,学习动机在学业自我效能感对不同学业情绪的影响中起一定中介作用。
7.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4个结构方程模型较好地拟合了观测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