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后,人们在享受工业文明的累累硕果的同时,也不得不承受工业文明带来的种种悲剧和苦痛,在现时代,生态问题已然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桎梏,而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球范围关注的重要课题,受到各学科理论家的普遍重视。当前中国,这一问题探讨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努力,我国正大步伐的向工业社会迈进,各项工业指标不断达到工业社会的目标,但是在经济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环境问题越发凸显,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如果不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环境问题将在很大程度上抵消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在此背景下,中共中央提出了生态文明和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本文从理论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其目的是希望通过探索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来解决我国当前生态问题。生态问题首先表现为人与自然矛盾冲突,即人们在工业化过程中所从事的经济活动所导致的直接或者间接的结果。但在我国,生态问题的出现有着更为复杂的原因,这包括人口因素、社会因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理念因素、法制因素等因素的相互影响,这是一个多层面、多因素的复杂系统问题。针对我国生态问题的原因,本文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基础上,批判吸收了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并对生态中心论和现代人类中心论进行了扬弃,在重构马克思主义生态关系同时,提出了一种新的生态文明建设方向,即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需要从两个方面做好配套政策,一是构建中国特色多元化的生态价值体系;二是构建中国特色多元化生态保障体系,只有如此,才能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