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力判断与推理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能力判断与推理的研究日益引起了各国心理学家的普遍重视,成为发展心理学中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西方心理学家们从不同侧面对儿童能力判断和推理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关于能力判断和推理的基本理论研究主要是围绕三大问题展开的:一、什么是能力,即儿童能力界定的特点研究;二、能力评价,即儿童的自我能力评价和对他人能力的评价;三、能力概念对儿童成就动机及接受评价性反馈后的反应方式的影响。在对能力的界定方面,研究者认为,儿童与成人都将能力界定为“聪明”,但是年长儿童和成人主要以知识和学业能力来判断某个人是否聪明,而年幼儿童却把社会特质作为判断某个人是否聪明的标志,如友好的即是聪明的。在能力评价方面,众多的研究者认为,年幼儿童主要依据笼统的“好-坏”维度作出能力判断。上述研究表明,年幼儿童不能区分能力和社会特质。然而,也有研究指出,4岁儿童就能以分化的特质解释他人的行为,对能力和社会特质作出区分。儿童何时能区分能力和社会特质?他们是怎样判断和推论能力的?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鉴于此,本文首先对国外关于儿童能力判断和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理论观点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同时对该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本研究的目的,并进行了三项研究:研究I采用个别测查法,让儿童自由选择本班同学参加学业比赛和游戏活动,考察儿童对能力和社会特质的区分。研究II采用个别测查法,让儿童从限定的两个目标儿童中选择学业比赛组员和朋友,从而考察儿童对能力和社会特质的区分。研究III采用个别测查法,考察儿童对任务难度和能力及对努力、成绩和能力的推理的发展特点。上述三项研究的结果表明:1、在自由选择本班同学参加学业比赛和游戏活动的条件下,4岁儿童能对能力和社会特质作出区分。在选择学业比赛组员时,更注重学业能力;在选择朋友时,更注重社会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