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德斯·赫胥黎小说中的科技伦理观研究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a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社会实践的一部分,科技活动与人类进步、社会利益以及价值评估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科技发展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科技发展与伦理道德间的矛盾关系也愈发受人关注。科技伦理学所涉及的伦理秩序与规范问题也由此成为科学、文学、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热议话题。奥尔德斯·赫胥黎(Aldous Huxley,1894-1963,或译为阿道司·赫胥黎),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与评论家,其科技伦理观的形成与发展暗示了他在不同社会时期的经历与思考。本文将以《美妙的新世界》、《猿与本质》与《岛》等三部小说为切入点,结合赫胥黎的传记、论文与书信,探索并总结其科技伦理思想在其创作中的具体表现,以揭示其小说在社会批判意义上的新层面,为其文学作品的解读寻找一种新的视角。本文首先对赫胥黎科技伦理观的内容进行简要阐述,并对其科技伦理观的产生与发展原因展开进一步分析;其次重点探讨赫胥黎科技伦理观中的反极权主义思想,及其有关解放自由意志、发展个体理性的建议;再次着重阐述赫胥黎科技伦理观中的人道主义思想,并对其有关改善人类福利、成立科学家职业道德准则的终极目标展开讨论;然后从赫胥黎和东方宗教(印度吠檀多派)及致幻剂的联系出发,对其尝试将东方宗教与西方科技文明进行结合,试图从宗教神秘主义中寻求伦理支持,并最终转向神秘主义的思想倾向展开探析;最后在总结全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对赫胥黎科技伦理观的启示与意义做出探讨。总体而言,赫胥黎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想象具有预言性,其科技伦理思想也代表了20世纪知识分子对科学技术、政治导向及精神文明的思考,有关其科技伦理思想的探讨对于赫胥黎思想研究的整体把握有着重大意义。
其他文献
一般资料女性患者,31岁,2007年2月来我院孕前检查,抽取静脉血查血常规。
楼子店变质核杂岩以拆离系中韧性剪切与脆性拆离运动学不一致,有别于北美科迪勒拉变质核杂岩.构造分析表明,核杂岩两侧拆离系中韧性剪切具有统一的上盘向北东的剪切特征.采自
研究背景肺癌是我国发病率最高及死亡率最高的癌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多见于肺腺癌。近年来,靶向治疗已成为晚期肺癌患者重要的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中日友好医院风湿免疫科2003~2006年收治成人斯蒂尔病(aduh onset Still’sdisease,AOSD)50例,其中伴慢性病贫血(anemia of chronic disease,ACD)患者26例,男1例,
目的探讨乳腺疏通术治疗产后早期乳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4月我院门诊收治的128例早期产后乳腺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实验组采用乳
针对大学生在嵌入式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对“嵌入式原理与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探索,重点对学生在课内实验、课程设计、创新训练项目和毕业设计等方面进行实践锻炼,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