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我国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农户创业对于推动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促进农户收入的可持续增长具有毋庸置疑的重要性。中央下发的一系列有关创业政策文件都提出应强化创业意识、激活创业培训、促进创业平台建设。对于如何更好促进创业、以农户创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这一问题,首先应考虑哪些因素影响农户创业。农户创业是个体内部特征和外部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创业主体的个体内部特征主要包括自身拥有的金融知识水平,金融知识水平高的农户对创业政策的理解更加精准,能够准确识别和挖掘创业机会,快速获取创办企业资金税收方面的要求,合理有效配置创业资源,进而提高农户创业的可能性。就创业主体的外部因素而言,主要包括创业环境和金融扶持政策。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促进农户创业、缓解农户融资难等一系列政策,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导致农户正规信贷可得性参与度较低、贷款额度无法满足问题凸显。信贷可得性不高抑制了农户创业行为的发生,制约了创业数量的增长。信贷可得性对于农户创业发挥关键作用,农户能够获得充分的资金支持,创业的可能性和可持续性也会增强。通过对宁夏、陕西、山东三省农户创业的调查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创业理论、信贷配给理论等,首先对金融知识、正规信贷可得性和农户创业选择概念进行界定,探析金融知识、正规信贷可得与农户创业选择三者的内在机理,构建本文的逻辑框架。其次,采用因子分析法对金融知识测度题项进行拟合,得出金融知识综合水平。采用“正规信贷获得额”测度正规信贷可得性变量。把农户创业选择分为是否创业和采用何种创业组织形式(个体创业、合伙创业);再次,利用IV-Probit模型分析了金融知识、正规信贷可得性对农户是否参与创业和对个体、合伙等创业组织形式选择的影响,利用Bootstrap中介效应模型分别检验了正规信贷可得在金融知识与农户是否参与创业、选择个体还是合伙创业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最后,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农户金融知识水平较低,金融教育体系发展缓慢,农户正规信贷可得参与度不高且额度有时难以满足需求,选择创业比例达到48%,未选择创业比例为52%。(2)金融知识对农户创业选择(当前有无创业)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于创业组织形式选择也具有正向显著影响,金融知识水平的提高均对农户选择创业和组织形式选择产生积极作用。(3)在正规信贷可得与农户创业选择关系中,正规信贷可得对农户当前有无创业、个体创业及合伙创业组织形式选择均在1%水平上正向显著但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4)在正规信贷可得是否具有中介作用中,基于中介效应检验得知正规信贷可得在金融知识与农户创业选择、创业组织形式选择中均发挥中介作用。基于以上研究结论,从提高金融知识水平、促进正规信贷可得出发等为促进农户创业、强化创业意识提供政策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