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探讨了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大学生错综复杂的外部行为和内部个体差异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我们还回顾了传统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方法和国内外相关理论,进一步探讨了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研究的新取向和新领域。
本篇论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节说明了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本论文的结构框架和基本思路,研究问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二章第一节总结性回顾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并概括性说明了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相关定义。第二章第二节详细探讨了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人格特质、心境、价值观、慈善意识、感恩、态度、动机、归因、移情、自我、榜样模仿、关系、情绪、社会规范、神经基因、社会认可与社会排斥、网络等的研究情况。第二章第三节概述了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节提出问题和研究假设。第四章节在文献综述基础上,根据亲社会行为相关理论编制大学生日常行为与观念调查问卷进行实证调查,对三所大学的四百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因素分析,并将大学生日常行为的四个因素与大学生亲社会观念的四个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考察大学生亲社会观念对大学生亲社会日常行为的影响作用。第五章节总结性说明了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和大学生亲社会观念的关系。
本文的主旨是探讨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与人性价值观的关系。总结前人关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方法,研究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内部差异与外部因素,增强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