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高校资助政策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在当前的实际操作中,尤其是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除了民办高校自身外,阻碍民办高校资助发展的是外部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政府管理的越位、缺位、以及管理的缺失;政府对于社会消除民办高校学生歧视的义务;政府对社会舆论的引导等,都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只有认真地面对和分析这些问题,才能制定相应对策,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才能真正解决民办高校学生资助的关键问题。 本研究通过梳理我国高校学生资助的发展,对比国外高校的先进经验,以郑州S学院为例,对我国民办高校学生资助的发展和现状做出分析。研究发现,目前实施的资助政策存在涵盖面小、资金渠道窄、差别待遇等问题,限制了民办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有效进行。因此,本研究力求构建一套符合民办高校发展特色的新型资助体系。民办高校资助体系的构建离不开政府资金的支持和政策的引导,同时也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帮助和贫困生自我救助能力的开发。 构建民办高校新资助体系,就是要整合各方资源,多渠道全方位的对民办高校贫困生群体进行救助。希望通过本研究,可以为政府制定整体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为民办高校资助资金的短缺提供有力的补给方案,同时也为相关企业提供双赢的思路。做好民办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对促进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保障教育公平等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