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评价与培养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h4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旨在培养一流人才,而一流人才较为显著的特征在于其创新性。创新离不开科学探究,因此科研能力培养已经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关注的重点,科研能力是一名优秀高校本科生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针对于本科生科研能力在理工科等具体学科领域上研究的缺失,本文以物理学这个学科专业为立足点,对物理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评价与培养展开探究。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大量与科研能力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初步确定了26个影响物理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初始因素,依据于这些初始因素,设置物理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影响因素调研量表,面向国内若干所高校物理科研教师展开调查研究。运用数学统计工具SPSS25.0对调研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经由主成分提取实现对26个初始因素的“降维”,突出强调主要影响因素,搭建起科研个性特征、学生基础状况、科研支撑条件、教师科研教学、实践活动、教师自身素养、学校课程、科研实施政策、社会文化、选拔机制和家庭环境等11个主要影响因素的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各影响因素的权重数。此外,经深入了解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基本概念以及创新能力培养、评价等相关理论,紧密联系起物理学科特点,结合物理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与实际情况,确定了以科研个性特征、科研基础能力、科研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4个二级指标为中心且包含18个三级指标的评价体系框架,并运用层次分析法,通过对高校物理教学一线教师和物理科研教学管理人员展开问卷咨询,测量各评价指标权重数,建立成物理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最后,紧密联系起湖南大学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实施的“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计划”,依据前文探索出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应于为有效提升物理本科生科研能力在学院科研能力提升计划中所实施的各类策略措施,发现在社会文化、选拔机制以及家庭环境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凭借构建的科研能力评价体系衡量科研计划对于学院物理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成效,经实证研究发现,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计划与物理本科生科研能力培育呈现显著正向相关影响,即参与科研计划的学生其科研能力往往更高,这对于我国其他高校在加强创新型本科生人才培养方面有着很好的启发和引领作用,助力于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其他文献
“一流本科”建设和“双一流”建设进入发展关键期,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与创新成为新时代“一流本科”建设的核心。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的热潮下,利用智能信息技术改革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既是社会普遍期待,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内部需求。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的发展和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的出台为人工智能与一流本科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技术和制度的双重驱动力。在人工智能变革一流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趋势下
城市形象宣传标语作为外宣材料的一种特殊文本类型,高度浓缩了城市的自然及人文特征,是城市形象塑造和宣传的重要平台。然而,中国城市形象宣传标语的英译仍未跟上城市发展的脚步,很多城市仍沿用旧有的英文宣传标语,城市宣传中层出不穷的新标语却并未得到及时的英译以获得更广泛的国际外宣效果。同时,由肯尼斯·伯克提出的认同论在新修辞学中得到蓬勃发展,也为翻译研究尤其是外宣翻译提供了理论助力。本报告以500条中国城市
关系从句习得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众多国内外学者对大学生和高中生关系从句的习得顺序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学者们发现关系从句的习得遵循一定的顺序,并提出了相关假设,即“名词短语可及性假设”、“感知难度假设”、“主语宾语层级假设”和“生命层级假设”。但是,现有研究大多立足于大学生和高中生。本文将以高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从可及性、嵌入性和生命性三个方面来探究关系从句的习得顺序。可及性是指
该课题所选字幕翻译来自美食纪录片《早餐中国》,是由王圣志执导,沈宏非、陈晓卿(《舌尖上的中国》执导)担任总顾问,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海峡卫视和腾讯视频合作的美食短纪录片,于2019年4月开始播出。不同于《舌尖上的中国》,《早餐中国》每集只有短短5分钟,氛围轻松明快。每集选取一个地方,探寻一家老店,浓缩呈现其从早起制作早餐到卖完收工的整个过程。色泽诱人的画面、诙谐接地气的配乐、轻松愉悦的调性,满满的人
本文以实证的方式探讨两种不同书面反馈:直接反馈和直接反馈加元语言解释,对英语学习者介词和冠词使用准确性的影响,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对处于不同语言分析水平的学习者而言,哪种反馈效果较好,即:对于高水平分析者而言,哪种反馈效果更好;对于低水平分析者而言,哪种反馈效果更好。具体的研究问题如下:1)直接反馈和直接反馈加元语言解释对提高英语学习者介词使用准确性有效果吗?哪种反馈效果更好?2)直接反馈和
本研究的目的为探讨:(1)中职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与手机依赖的相关关系。(2)根据团体心理辅导和时间管理倾向的有关理论知识,探索出一套好操作、个性化、适用于中职生群体,且能有效干预中职生手机依赖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为达到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在赣南一所卫生学校进行,在该校中职生班级中每个年级随机抽取两个班级共315人,采用黄希庭编制的《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Leung编制的《手机依赖指数量表》进行测
与基础教育不同,高等教育无论是教学形式还是师生接触的频率都存在着较强的特殊性,再加上整体社会文化的转变,使得当前大学内的教学关系呈现出了弱化、不合理、甚至是“畸形”的态势,不仅不符合中华民族传统的师生美德,更不利于教学内涵意义的表现和发挥,最终引发教学质量、效率不高,师生关系矛盾加剧等问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归纳法等方法,以大学教学关系作为研究内容。本研究认为,教学的关系并不仅仅是教育与学习之间
新加坡与我国在文化、教育等方面都有相似之处,其教育水平已位居世界前列,积极借鉴新加坡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教育改革会有一定帮助。新加坡的大学入学考试即新加坡剑桥普通教育高级证书考试(GCE A水准考试),同我国高考一样,每年举行一次,由新加坡教育部(MOE)、新加坡考试评估委员会(SEAB)和英国剑桥大学地方考试委员会(UCLES)联合开展。本研究主要结合新加坡的教育背景、考试制度和考试大纲,对近十年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的浪潮下,知识更新迭代的速度不断加快,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迫切渴求会学习、会思考、能创新、能解决复杂问题的人才,而这些能通过促进学习者的深度学习来实现。因此,教育教学要与时俱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阶思维,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专注度和深入程度,全面促进各方面能力发展。现阶段我国对教育教学中深度学习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且未能渗透到具体学科的教学实施。反观计算机领域的深
水作为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资源之一,它的布局分布往往决定着人类的生存格局。但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水的分布往往体现在时空分布平衡上。随着人类群体的壮大,自然状态下的水并不能够满足人类的需求,而对于定居的人类来说又不能频繁地随水迁徙,因此只能改变水的分布状态,才能解决人类生存的需要。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是人类生存必须面临的问题。水库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人地互动的产物之一,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