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场经济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就是信用经济。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相比之下,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发展很不够。
论文首先阐述了近年来我国企业信用严重缺失状况,对经济、社会造成的严重影响,提出企业信用体系的建设与完善迫在眉睫。其次,从信用的概念、基本形式、信用的作用及相关理论入手,并在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发达国家信用体系建设的三种主要模式(即美国模式、德国模式、日本模式)以及北京、上海等先行地区的成功经验,以此来获取有益的借鉴和启示。然后,从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理论及实践层面上,立足重庆企业信用建设实际,结合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对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思考,对我市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探讨。
重庆的企业信用征信体系建设始于2003年。在重庆企业信用征信体系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也暴露出来的很多问题,主要有企业信用意识淡薄、信用立法滞后、管理体制不顺、信用信息整合困难、信用信息利用率不高、失信的惩罚力度不足、信用中介行业发展非常缓慢等问题,其原因也主要体现在企业征信体系初建中的软硬件设施跟不上和经验不足,包括法律本身不完善、监管主体的“监管”地位虚弱、选取的征信业发展模式存在一定缺陷、政府对推动征信体系建设缺乏办法等。为使重庆的企业征信能够更好更快的健康的发展,本文提出从法规、监督管理系统、中介服务业、企业自律管理等八方面进行体系构建,并提出从宣传教育、完善立法、理顺体制、整合平台、调整征信模式、实施失信联合惩戒、扶持信用中介等七个方面对实施体系加以完善,希望能为重庆企业信用建设做出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