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盈余持续性是对盈余质量的一种度量方式,持续性更高的盈余在公司估值中具有更高的决策有用性。本文以2007-2016年沪深农林牧渔类农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首先,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盈余持续性指标体系,通过该体系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整体盈余状况进行评分,用分级评价方式来对样本分组检验,用资产净利率指标来对进行二次评价,以验证该体系的得分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反应农业上市公司的盈余持续性状况的。然后,将有可能影响农业上市公司的盈余持续性的因素进行分类:经济市场财务指标、公司治理因素,将这两方面和体系中的盈余持续性得分逐步替换来进行相关性检验,对两权分离度、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公司第二大股东至第十大股东持股比例、机构持股比例、公司规模、资本密集度、自由现金流核心利润比、政府补助占比、税收返还占比来构建自变量,并设置财务杠杆、资产负债率、盈亏状况三个控制变量。研究之后,得出以下结论:两权分离度、资本密集度、自由现金流流量和盈余持续性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说明实际控制人的控制权和所有权一致对提高盈余持续性有促进作用,过多过高的计提折旧和摊销会影响盈余持续性,公司自由现金流过大尤其是高过核心利润过多时,会对农业上市公司的盈余持续性造成负面影响;公司规模对盈余持续性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说明公司规模扩大以后抵御风险的能力增强,可以增加盈余持续性;公司规模和资本密集度两个变量都涉及资产因素,一正一反的相关性表明企业规模的扩大不在于简单的资产增加,还在于资产的转换能力,两个变量互相之间有约束作用;政府补贴对农业上市公司的盈余持续性正向影响作用存在滞后性,按照企业类型和实际控制人性质分组研究结果显示政府补助在不同类型的农业上市公司中影响程度不一致。本文的研究结论弥补了我国盈余持续性研究中没有单独对于农业上市公司的针对性研究,同时研究结论也表明农业上市公司由于其自身特点,盈余持续性评分体系中的指标选择、相关影响因素的影响方向会与全行业以及其他行业有所区别,原有单一指标的评价研究可能对于农业上市公司的盈余持续性评价能力不足。为后续研究农业类上市公司的盈余持续性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