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源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鉴定及噬菌体对其疗效的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ar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气荚膜梭菌(Cp,Clostridium perfringens)常驻于人类和动物的胃肠道中,当胃肠道中的致病性产气荚膜梭菌超过某个浓度时就会引起坏死性肠炎的发生。多年来,抗生素一直被用作生长促进剂并用于控制家禽中的坏死性肠炎,但由于抗生素耐药性的出现,全世界都开始逐渐禁止使用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随着限抗禁抗的趋势,禽坏死肠炎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导致养禽业损失增加。我们需要寻找抗生素替代物以控制家禽中的坏死性肠炎,噬菌体便是其中之一。本研究旨在分离禽产气荚膜梭菌并研究其耐药性,用分离到的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动物,使用噬菌体进行治疗并与抗生素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为噬菌体代替抗生素控制家禽中的坏死性肠炎提供理论基础,为绿色养殖提供新思路。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鉴定(1)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纯化本研究共从湖南、湖北、山东、山西等地多个鸡场采集鸡盲肠部位样品500份,从中分离纯化出139株产气荚膜梭菌,分离率为27.8%。(2)产气荚膜梭菌的毒素及血清型检测对分离到的产气荚膜梭菌的毒素及血清型用PCR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分离到的139株产气荚膜梭菌中113株为A型,占比81.29%,26株为G型,占比18.71%,其中具有cpb2毒素基因的有65株,约占60.75%,暂未分到C型及产cpe毒素的菌株。(3)产气荚膜梭菌的耐药性检测用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方式来测定产气荚膜梭菌的耐药性。结果显示,139株产气荚膜梭菌对大多数抗生素表现出一定的耐药性,其中对氯霉素完全耐药,对阿莫西林的耐药率达75.35%,对环丙沙星的耐药性达60.56%,对青霉素、恩诺沙星、头孢类抗生素等抗生素有较高的敏感性。139株产气荚膜梭菌对硫酸新霉素、红霉素的MIC值大于临床推荐使用剂量的达92.25%和31.70%,对安普霉素和壮观霉素的MIC值虽在临床推荐使用范围以内,但MIC具体值≥128μg/ml的比值分别为85.42%和56.25%。2.噬菌体的裂解试验使用双层平板点滴法对噬菌体的裂解率进行测定,噬菌体由武汉格瑞农公司提供,为噬菌体鸡尾酒制剂,主要成分为产气荚膜梭菌噬菌体。结果显示,此噬菌体能够裂解134株分离到的产气荚膜梭菌,裂解率高达96.4%。3.动物实验(1)产气荚膜梭菌的感染本实验选取5株G型菌株及40日龄的罗曼灰蛋鸡60只,连续灌胃1×10~9 cfu/m L的混合菌液1m L,9天后,进行随机剖检。结果显示,除对照组外各组均出现病变,十二指肠肠壁及肠系膜严重出血,空肠和盲肠均有明显鼓气,肠壁变薄,十二指肠内壁出血点密集,以上症状显示产气荚膜梭菌感染成功。(2)肠道形态学观察及病变评分治疗实验完成后对各组鸡进行解剖并观察肠道病变,结果显示,对照组肠道状况正常,攻毒组大部分肠腔内有大量气体,肠壁大量出血并有少量坏死,高剂量噬菌体治疗组、低剂量噬菌体治疗组以及抗生素治疗组肠腔内部有少数出血点,大部分少于5个出血点。根据肠道病变评分标准对各组肠道病变进行评分,结果显示,对照组评分最低,经产气荚膜梭菌攻毒后,病变评分极显著增高(P<0.01),经高剂量噬菌体、低剂量噬菌体及抗生素治疗后病变评分有所降低且均极显著低于攻毒组(P<0.01)。高剂量噬菌体治疗组、低剂量噬菌体治疗组和抗生素治疗组之间无明显差异。(3)肠道组织学观察对各组十二指肠和空肠进行切片并观察其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攻毒组出现明显病变,十二指肠肠绒毛上皮细胞坏死脱落,空肠出现了大面积隐窝消失、炎性细胞浸润的现象,其余组的切片无明显病变。测量各组的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数据显示,无论是十二指肠还是空肠,攻毒组的绒毛长度显著降低,经过治疗后基本恢复,攻毒组的隐窝深度明显变浅,经过治疗后均有所恢复。(4)肠道紧密连接检测使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肠道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claudin-2及occludin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攻毒组的十二指肠claudin-1在m RNA水平上有下调趋势,高剂量噬菌体治疗组极显著上调(P<0.01),与攻毒组相比,高剂量噬菌体治疗组和抗生素治疗组极显著上调(P<0.01),低剂量噬菌体治疗组显著上调(P<0.05)。十二指肠claudin-2在m RNA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抗生素治疗组极显著下调(P<0.01),攻毒组有上调趋势,与攻毒组相比,高剂量噬菌体治疗组和抗生素治疗组极显著下调(P<0.01),低剂量噬菌体治疗组显著下调(P<0.05)。十二指肠occludin在m RNA水平上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空肠claudin-1在m RNA水平上低剂量噬菌体治疗组相较于对照组显著上调(P<0.05),其余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空肠claudin-2在m RNA水平上各组间无显著差异。空肠occludin在m RNA水平上低剂量噬菌体治疗组与攻毒组相比显著上调(P<0.05),其余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5)肠道产气荚膜梭菌检测使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各组肠道内容物的产气荚膜梭菌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攻毒组的产气荚膜梭菌数量最多,达到10~5cfu/g,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低剂量噬菌体治疗组(P<0.01),显著高于高剂量噬菌体治疗组合抗生素治疗组(P<0.05),无论是高剂量噬菌体还是低剂量噬菌体治疗组,产气荚膜梭菌的数量均显著下降。综上所述,噬菌体无论在体内还是体外均有良好的杀灭产气荚膜梭菌的作用,动物实验结果显示,高剂量和低剂量的噬菌体均能够有效缓解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肠道损伤,其治疗效果与抗生素相当。因此,噬菌体是一种良好的抗生素替代物。
其他文献
微波辐射计是一种被动微波遥感设备,有全时全天工作、受云层影响小等优势,利用微波辐射计探测大气温度对数值天气预报、气候检测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微波辐射计的通道数目较少,为了获取详细的大气状态参数信息、提高微波辐射计的大气探测精度,微波高光谱辐射计必然成为一种趋势。微波高光谱探测技术用于温度反演会导致灵敏度下降、计算规模增大和反演模型训练难度增加等问题,因此研究微波高光谱辐射计通道信息提取的技术,对于
星载微波辐射计是空间对地及大气观测的一种重要设备。为了检验星载微波辐射计对地观测科学数据,需要通过航空校飞试验进行星地同步观测比对,获取机载微波辐射计数据对星载数据进行检验及校正。相较于传统机载微波辐射计,采用基于小型旋翼无人机平台的微波辐射计进行对地观测可以更加便捷的采集到对地观测数据,且具有较好的空间分辨率。本文基于无人机载微波辐射计的应用需求,对其系统结构及数据采集与系统控制进行深入研究。主
本文利用先进微波扫描辐射计2(Advanced Microwave Scanning Radiometer 2,AMSR2)2012年7月到2020年12月的亮温观测数据,基于反向传播(Back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方法反演全球海面风速、海表温度、近海表气温以及露点温度。在此基础上还探究了单参数和多参数BP神经网络结构对反演效果的影响。我们利用晴天和云天条件下AMSR2多通道(6.
目的 分析早期阶段性功能锻炼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142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71例。研究组患者采取早期阶段性功能锻炼,对照组患者采取普通常规功能锻炼。对比两组患者锻炼后15 d、15周的肩关节活动度(肩关节前屈、后伸、内收、外展角度)及术后并发症(上肢水肿、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发生情况。结果 锻炼后15 d,研究组患者的肩关节前屈、后伸
自2017年《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公布并实施以来,多学科融合的数学建模教学在新课程落地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以"三角函数的应用"为例,从教学设计立意、具体实施方案及方案实施效果三个方面对多学科融合下的数学建模教学进行了探索,并得出自制道具对数学建模教学有积极影响、多学科融合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提升综合素养等结论.
<正>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人们为了记录音乐,发明了各种各样的乐谱,如四线谱、五线谱、简谱、减字谱、工尺谱等。1 9世纪,随着工业的发展,人们又开始发明记录声音的机器,直至发明家爱迪生成功发明了能够录音的留声机,开启了音乐记忆的新纪元。一百多年过去,人类进入新媒体时代,录音技术和声音载体也更新迭代,虽然蜡桶、钢丝带、黑胶唱片、
期刊
目的:分析基于传统食养理念构建中医食疗管理与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某中医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展开常规管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管理基础上运用基于传统食养理念构建的中医食疗管理模式进行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管理前两组患者的白蛋白水平与前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管理后两组患者的白
目的:分析中医药在促进“大专科小综合”型基层医院发展中的价值。方法:某市中心医院自2021年5月起对康复科患者在常规治疗与管理基础上增加中医药干预管理,2020年4月—2021年4月为实施前,2021年5月—2022年5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5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患者的疾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与负性心理状
目的:探究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应用循证策略下肺康复运动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20年3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94例稳定期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分为2组,对照组(n=47)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和健康指导,实验组(n=47)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循证策略下肺康复运动干预,对比两种不同干预手段对患者产生的影响。结果: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FVC、F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