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的很多城市为快速发展进行着拆迁重建和升级改造,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城市的功能,另一方面新式社区、商圈与传统人居生态文化断流的现象也比较突出。城市建筑的更替受到技术进步和观念变化的影响,而环境和文化的视觉形态变化最容易刺激到艺术家的敏感神经,由此,当代艺术家将他们的创作视角聚焦在城市拆迁废墟主题的艺术上,以多样的创作形式从社会、群体、自我等诸多角度,阐述拆迁废墟所带来的多重意义,思考社会生态问题,提出拆迁重建对公众记忆、生存空间的连续性至关重要,需要引起更多后续性的关注。本人的毕业创作《消逝重生》系列是以中小城市拆迁废墟这一社会现象为维度,聚焦城市中的民房与工厂拆迁废墟两个方面,用怀旧与冷峻两个相互逆势的色系、重构立体切面的图式和综合材料的方式加以呈现,以此直面城市变迁后的视觉文化图景,提炼其拆迁废墟主题形象,从而传递出自我的情感体验和艺术态度。最后客观地总结通过毕业创作获得的艺术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