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松乳菇(Laclarius deliciosus (L.ex Fr.) Gray)又名松菌,属担子菌门,伞菌纲,红菇目,红菇科,乳菇属的一种大型真菌,可与松衫等形成菌根。研究表明松乳菇具有药用食用的双重价值,是种对人体健康很有帮助的食用菌品种。然而其来源目前主要依靠出菇季节时人工野外采摘获得,且人工栽培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采用低能氮离子束注入松乳菇,通过测定菌丝生物量及菌丝各常规营养成分,以期筛选出菌丝生物量和综合营养价值较高的松乳菇优质菌株,并通过栽培种培养基的筛选和出菇条件的探索试验为松乳菇的栽培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松乳菇最适母种培养基配方为:(g/L):土豆200+葡萄糖25+酵母粉3+憐酸二氢钾3+琼脂20。2.低能氮离子束注入松乳菇后,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菌株成活率呈现“马鞍型”的趋势。菌株Ld-135的菌丝生长速度为1.152cm/d,在各菌株中其表现最好。3.试验结果显示诱变菌株Ld-135液体发酵生物量为1.24g/100mL显著性高于出发菌株Ld-CK的1.02g/100mL,同时较其他诱变菌株同样具有显著性差异。菌株Ld-135和菌株Ld-180的胞内多糖的含量分别为1.27%和1.06%,较出发菌株均具有显著性提高;菌株Ld-135的粗蛋白含量为26.13%较出发菌株的23.47%具有显著性提高;菌株Ld-135的粗脂肪含量为4.23%较出发菌株的呈现显著性降低的趋势;菌株Ld-90、Ld-135和Ld-180的粗纤维含量分别为10.25%、10.14%和10.62%较出发菌株均呈现出显著性增加的趋势;菌株Ld-135的灰分含量与出发菌株相比没有显著性变,而其他菌株与出发菌株相比均呈现出升高的趋势。4.通过松乳菇菌丝在不同栽培种培养基配方中生长速度差异试验,从而筛选出松乳菇菌丝能正常生长的最适培养基配方:棉籽壳46%+.松木屑10%+水稻秸秆300%+麦麸10%+松林土4%,在此配方下46天后菌丝满袋。5.在安徽霍邱松林地中和试验菇房中对松乳菇进行出菇试验,结果发现松林地播种试验中随着时间的进行土壤表面出现了松乳菇菌丝长到土壤表面的现象,然而均未有松乳菇子实体的出现;试验室模拟野外环同样发生了松乳菇菌丝长到土壤表面的现象,然而同样没有松乳菇子实体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