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皖南铁矿区的控制与掠夺(1912-1945)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hangkun2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皖南铁矿区地处安徽长江以南,主要分布在当涂、繁昌、铜陵三县,是中国长江下游铁矿储量最多的地区,民国以来长期沦为日本的原料产地。本文根据日本控制与掠夺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三个阶段:市场控制时期、军事占领时期、中日合办公司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皖南铁矿区的裕繁、宝兴、振冶等五家商办企业在国际铁矿价格飞涨的刺激下兴起,成为当时国内从事铁矿开采的重要公司。一战结束后,铁价迅速回落,各企业由于资金缺乏、技术薄弱及国内钢铁业落后引起的的需求饱和,纷纷陷入困境。此时,日本为了保障其国内钢铁生产的矿石需求,用提供日资借款的方式换取皖铁企业签署条件苛刻的售砂合同。裕繁公司最早与日商签订借款-售砂合同,并得以迅速发展,引起皖南社会的强烈不满,但在日本外交和军事的压力下,中方最终妥协。其他皖铁企业也纷纷与日商签订类似合同,致使皖南铁矿区在中日全面战争爆发前就被日本以经济手段控制,各铁矿企业随之陷入借债经营的恶性循环中。1937年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皖南铁矿区很快沦陷,处于日本华中派遣军的军事管理下。军管时期,日军不仅将战前矿区贮存的矿砂直接运回国内,而且对矿区进行了大规模调查,并着手筹备专门从事矿产开发的——华中铁矿公司。到1938年11月,华中铁矿公司在日本与伪维新政府签订的相关密约基础上成立,皖南铁矿区由此进入中日合办公司公司阶段。中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日本在华的经济政策日渐成熟。为了加强华中占领区的经济统制,日本“国策公司”——华中振兴公司开始统制整个华中占领区经济。作为其子公司的华中铁矿公司因业务范围的扩大,改组为华中矿业公司。该公司成立后,皖南铁矿区的各处矿山及原铁矿企业的设备被日方以“现物出资”的形式入股,分设桃冲、马鞍山、太平三个矿业所进行开采。华中矿业公司章程几经修改,矿业权问题与修改矿业法成为日伪交涉的长期议题。虽然矿权归属未能如意,但是日本在矿石开采方面成就显著。到战争后期,日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失利,使华中矿业公司的铁矿输出越发困难。该公司受此影响,一蹶不振,在日本战败投降后为国民政府派员接收。总之,皖南铁矿区从一战时期到1945年抗战胜利长达三十多年都被[]本控制,时间之长、掠夺量之大,成为日本掠夺政策下的重灾区。而在资源掠夺过程中,日本的经济侵略与军事紧密结合,在经营所谓“中日合办”公司的欺骗下,皖南铁矿的开采实质已是典型的殖民掠夺,不仅严重破坏了矿区矿床,而且使中国矿工死伤惨重,酿成了“以人换矿”的人间惨剧。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描述了一种基于一维插值的人头像三维表面的重建方法。该方法从几个不同侧面的人体头部条形图获得人头像的三维条形图,经过型值点的提取,一维三次样条插值,三维重建,进而得到任意分辨率的人体头部三维曲面的数字表示及三角形、四边形网格图等表示形式。一维插值与传统的三维曲面重建的二维插值方法相比较,算法简单,三维曲面重建所需的时间也较少。该方法已在PIII 800PC机上进行了验证,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自近代西方女权思想逐渐传入中国以来,中国妇女界为争取女子参政权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本文通过整理和解读东北女子参政活动的历史资料,以期归纳出东北女子参政活动的特点和价
1925年,临时执政府为实现和平统一积极筹备召开国民代表会议。虽然临时执政府一厢情愿筹备国民代表会议,但是由于段祺瑞军事实力的缺失、党派斗争严重、国内群众政治活动频繁
张勋复辟之后,段祺瑞重掌北京政府实权。段祺瑞掌权之后,全力推行“武力统一”政策,对南方政权用兵。段祺瑞以直系的曹锟、吴佩孚等为大将,率兵南征。曹、吴南下,攻克湖南之
新民主主义现代化构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行早期探索的集中体现,它重新点燃了中国现代化求索的希望,为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思路。然而,在早期现代
孙子学作为一门以《孙子兵法》的研究与应用为研究对象的学问,是在古今学者对《孙子兵法》的研究过程中形成并发展的,因此,从其发展的历程来看,不同的历史阶段赋予了它鲜明的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以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军民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民主政治建设,这是一种具有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政治建设,人民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