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摇鳍电液负载仿真台性能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lig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减摇鳍电液负载仿真台是一种半实物物理仿真系统,其功能是在实验室的条件下,模拟船舶航行过程中减摇鳍所受的海浪水动力载荷谱,从而检测减摇鳍驱动系统的技术性能指标,将经典的自破坏全实物实验转化为在实验室条件下的半实物预测性实验,以达到缩短研制周期、节约研制经费、提高可靠性和成功率的目的。随着海军国防和船舶工业的发展,迫切需要高性能的船舶电液负载仿真台,但由于减摇鳍电液负载仿真台属于典型的被动式电液力伺服系统,其加载系统受减摇鳍的强位置干扰会产生强大的多余力,严重影响加载系统的动静态品质。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小干扰力,提高加载系统的动静态性能指标是当前研究的关键点。 本文在查阅大量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电液负载仿真台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通过对国内外负载仿真台产品的对比,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方向。 本文建立了减摇鳍电液负载仿真台的数学模型并进行简化处理,对其控制性能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研究结构参数与控制性能的关系,为提高减摇鳍电液负载仿真台的控制性能提供理论基础。从动力元件的动静态特性出发,揭示多余力的产生机理和本质特征,分析多余力的影响因素及多余力对加载系统控制性能的影响作用,寻找最有效的克服多余力、提高控制性能的途径。 设计了减摇鳍电液负载仿真台动力元件,利用相关软件对加载系统多余力特性、有扰及无扰特性、动态及静态特性等控制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分析了加载梯度、伺服阀动态特性与加载系统控制性能之间的关系。采用结构不变性原理设计控制补偿环节克服多余力干扰,改善电液负载仿真台的控制性能。 本文提出了压力伺服阀和流量伺服阀双阀控制方案,通过与压力伺服阀单阀控制方案的对比,指出其特点,为减摇鳍加载台的设计提供了新方法。 本文建立了减摇鳍电液负载仿真台的实验系统,并分别在单个压力伺服阀控制加载系统、压力伺服阀和流量伺服阀双阀控制加载实验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实验得出减摇鳍电液负载仿真台的动静态性能指标,证明本文提出的提高减摇鳍电液负载仿真台综合控制性能方法是有效的。 本文所采用的提高减摇鳍电液负载仿真台控制性能的方法和得出的结论同样也适用于其它被动式加载系统。
其他文献
系统建模主要是对目标系统的结构、行为、功能和性能等特征的抽象描述,以突出其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所得系统模型可以作为最终用户、系统分析员与实现人员之间交流和协商
开发特定的工具,使最终用户能够完全利用网格基础架构而不依赖于专门的支持团队,是实现网格最初提出的让所有人都能自由使用各种计算力资源这一愿景的重要途径。随着工业的发展
本文首先概要地介绍了足迹检验理论与技术的现状、应用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接着重点讨论了赤足足迹的结构特征、测量方法及其在足迹检验中的重要作用;然后主要介绍数字图像处理和
直肠间质瘤是一种起于直肠间质细胞的消化道间叶性肿瘤,由未分化或多能的梭形或上皮细胞组成。临床少见,约占胃肠间质瘤的5%。直肠间质瘤早期临床症状较为隐匿,对其诊断和治疗,缺
为实现机器能够准确无误的找到甘蔗蔗芽的位置,让切刀在指定的位置切割甘蔗,运用图像处理技术对甘蔗的茎节和蔗芽分别进行了定位识别。通过滤波去噪、颜色空间转换、图像融合获得图像的二值化信息;再通过LBP(Local Binary Pattern)纹理特性和形态学操作实现甘蔗区域的分割。之后,通过计算每个茎节上列像素值之和,统计出位于直线中线的像素值,即该像素值对应的列坐标为茎上的最优直线。最后,由蔗芽总
本论文介绍了作者对射影变换群上的几何不变性及几何不变量的研究,重点研究了序列图象间几何约束关系的估计及其在计算机视觉中的应用。序列图象间存在的几何约束主要有两幅图
图像表示是图像处理领域的基本问题。小波是表示具有点奇异性函数的最优基,它由于具有时-频局部化特点和多尺度特性,在图像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常规的可分离小波
本文首先应用Sharpe投资风格分析法对我国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的实际投资风格进行了分析,并运用平移窗口的方法对基金风格的可持续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2004年3月到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