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泥-粉煤灰地质聚合物力学性能及挡土墙应用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sasa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赤泥、粉煤灰是公认的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极大。由于堆载、排放问题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其资源化利用始终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本文以赤泥、粉煤灰为基本原料制备地质聚合物,并在室内对其开展土工试验、测试其物理力学参数的基础上,根据其强度特征,结合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其作为挡土墙填料的工程应用效果,以期借助该类地质聚合物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拓展赤泥、粉煤灰资源化利用的途径和增大其处理利用量。论文取得的成果及认识如下:1、物理及化学分析测定表明,实验所用赤泥中化学组分以Al2O3、Si O2、Fe2O3为主,三种物质的总含量超过70%;粉煤灰以Al2O3、SiO2、Fe2O3及Ca O为主,四种物质的总含量超过85%;赤泥、粉煤灰自重均较轻,低于粘性土、砂性土。其中,赤泥的干密度为0.6g/cm3,粉煤灰的干密度为0.98g/cm3;粒度筛分结果表明赤泥中60%的颗粒粒径小于0.32mm,10%的颗粒粒径小于0.08mm,粉煤灰中60%的颗粒粒径小于0.065mm,10%的颗粒粒径小于0.005mm;2、对赤泥、粉煤灰、硅胶及黄土为原料制作的地质聚合物试样,进行击实试验结果表明,各配比组最优含水率随最大干密度的增大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特征,且在粉煤灰/赤泥为1:3配比组中,试样具有较好的击实性,各试样最优含水率分别为21.3%,22.9%,26.7%,25.8%;3、将最优含水率条件下制做的地质聚合物试样,通过室内直剪实验测试了原料成分配比、硅胶含量对其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力学性能最佳的配比条件是:赤泥:粉煤灰:黄土为15:45:40,硅胶的掺入量为12%(含水率22.9%);在上述配比条件下试样的力学强度随养护龄期的延长而增强,并在28d养护龄期之后仍有继续增强的趋势,其中,硅胶对其后期强度的增长起主导作用;4、对最佳配比条件下制作的地质聚合物,通过室内三轴压缩实验表明,随着围压增大,其弹性模量增大,养护龄期延长,其压缩性能减小;且在养护龄期为28d、围压为150kpa时的割线弹性模量最大可达30.3MPa;5、以砂性土、黄土及上述制备的地质聚合物分别作挡土墙填料,分别计算了同等条件下三类挡土墙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赤泥-粉煤灰地质聚合物的最大基底压力最小、抗滑动稳定性最好、抗倾覆能力最高,用于挡土墙时优势明显;6、以细粒砂土、加土粉煤灰及赤泥-粉煤灰地质聚合物分别作挡土墙填料,通过FLAC3D程序对挡土墙工程实例做了数值模拟,分析计算了同等条件下三种填料挡土墙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赤泥-粉煤灰地质聚合物用作挡土墙填料时,产生的水平位移和沉降量最小、挡墙中拉筋抗拔能力最好,性能明显优于加土粉煤灰与砂土。
其他文献
中国是养猪大国,猪养殖业已成为增加我国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饲料的种类与饲喂方式对于增加猪养殖业收入至关重要,可根据不同猪种的不同生长期选择不同的饲料与饲喂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脚步不断向前,成都市也在不断发展,建筑工程不断向周边外扩,同时出现了大量的深基础工程,膨胀土深基坑稳定性问题也日趋受到重视。城市建设中的深基坑具
地震反演是利用地表观测的地震资料,以已知地质规律和钻井、测井资料为约束,对地下岩层空间结构和物理性质进行成像(求解)的过程。建立于反射系数垂直入射假设基础之上的叠后
现有飞行器测控领域存在测控手段落后、测控设备的分立元件过多、体积过大,操作繁多复杂的问题,而国内外自动化测控系统发展很快,因此飞行器行业内对飞行器测控技术有强烈的发展
水荷载对边坡的影响主要通过降雨的形式作用于坡体上,同时在坡体内部形成渗流场,与坡体内部的应力场进行耦合,从而影响坡体的稳定性。在岩质边坡中,顺倾边坡是发生变形破坏较多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作为城市生命线的各种埋地管道系统,如:燃气、热力、供水、排污管道等,显得越来越重要,这些地下管道的正常使用,对维持城市居民生活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作为世界名城的西安,城市建设和人们生产生活却遭受到严重的地裂缝地质灾害的威胁。目前,西安地区出现的地裂缝,共计14条,延伸长度超过100km,覆盖面积超150km2,自东北向西南遍布城区,平行分布。不同于一般的建
本文的主要阐述了冷拉伸滚压机控制方案的研究、设计及其最终的实现。冷拉伸滚压机目前已经有了两代产品,第一代产品的控制采用液压伺服控制系统和电器伺服控制系统相结合的控
作为滑坡的重要组成部分,滑带土与滑坡的发展变形和稳定性密切相关,而滑带土强度特性的研究常成为滑坡研究中一个必要的内容。泾阳南塬地区,位于陕西泾阳县泾河南岸,自1976年以来,先后发生大小滑坡40余次,其中大型滑坡7次,崩塌数次,滑坡非常发育,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调查研究,进而对泾河南岸滑坡的整治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在充分调研泾河南岸若干典型滑坡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