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相空间光学的波前编码技术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h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波前编码技术是一种通过在光学系统中加入编码相位板对图像进行编码,并利用后期图像处理方法对编码图像解码的新型成像技术。该技术具有扩展成像系统景深,抑制像差等优势。本文借鉴相空间光学理论及其相应的空频域联合分析方法对波前编码技术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获得了更为准确的参数设计方法和性能分析结果。本课题进行了以下工作:1.基于相空间光学理论计算出三次相位板波前编码系统的准确调制传递函数,对波前编码系统的特性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采用魏格纳分布和乘积谱等数学推导方法,将三次相位板波前编码系统的传递函数通过模糊函数表达,进而获得准确的调制传递函数,讨论了波前编码系统的像差抑制、点扩散函数位移和景深极限等特性。2.利用准确调制传递函数的菲涅尔积分表达形式和相空间光学的空频域联合分析方法,研究了波前编码成像系统的一般性设计方案。结合菲涅尔正弦积分、余弦积分讨论波前编码成像系统中面型参数、频率信息、离焦量和MTF之间的关系,获得了不同类型波前编码系统的参数优化范围。3.本文基于二元光学理论,针对空间光调制器模拟相位板技术,采用了一种新型相位板编码方式,相对传统的连续型编码方式,利用该编码方式获得了更好的实验结果。4.进行基于波前编码技术的大景深显微成像系统和微距成像系统的设计与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分别通过软件模拟、实际相位板实验和空间光调制器模拟相位板实验方法,实现了系统的初始设计性能。
其他文献
随着卫星通信,网络通信以及无线通信等向高频化(4.8GHz以上)的发展,高频声表面波器件必须具有高声速、高机电耦合系数、低声速频散等特性。“金刚石/压电薄膜”多层膜结构基片
目的 探讨利福平胶囊(Ⅱ)治疗肺结核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11月河北省胸科医院初诊治肺结核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
近些年随着无人机、小型军事飞行器等体积较小侦察装置运用于战场中,对光电雷达的研究提出了捕获力更强、体积更小、速度更灵敏的要求。论文在以光电雷达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
锆钛酸铅镧(Pb1-xLax(ZryTi1-y)O3,PLZT)材料具有介电常数大、电光系数高且与现有的集成工艺相兼容等特点。目前PLZT是集成光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制作全光通信网络和光通信器件
图像复原是数字图像处理领域中最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基于正则化约束的图像复原方法一直是复原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根据自然图像的先验知识构造正则化项,结合快速收敛的复原
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和网络应用的需求,快速推动着网络的发展。PON技术作为一种质优价廉的宽带接入技术顺应这股潮流而获得了广泛的成功。成功满足了高速光纤接入网络的需求。然
我国铁路的高速发展,促使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的分线运行将会逐步实现,铁路能力大大提高。尤其是客运专线、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的不断建设和投入运营,现有客运产品体系,已滞后
光学反射镜面在其装调、使用时容易受到颗粒附着造成污染。颗粒污染会对镜面的散射性能造成影响,污染严重时还会产生较多的杂散光,降低光学系统的信噪比。本文对颗粒污染反射面的散射特性进行研究,并利用BRDF(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定量描述镜面的散射性能。首先,列举了描述粗糙表面的几种散射模型。认为用理论方法求解颗粒散射时有颗粒直径和颗粒间距的约束,因而选择数值解法。对有限元法、时域有限差分法和矩量法做出比较分
内窥镜被广泛地应用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医生通过进入病人体内的内窥镜探头传回的内脏组织图像来判断病情。但由于内窥镜探头在病人体内时不可见,医生难以判断内窥镜实际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