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喻的研究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有关隐喻的最核心理论最早是由古希腊的学者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传统观点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段,而隐喻的认知研究是在20世纪的70-90年代形成的,至此隐喻被重新定义为重要的思维方式及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政治隐喻是政治情境在民族意识中的体现,在俄语政论语篇中被广泛使用,除此之外,政治隐喻在政论语篇中还有扩展性及模式多样性的特点。现代社会充斥着各种政治事件,其中总统选举总能受到极大的关注。政治家通过使用恰当的政治隐喻能获得更多的支持和拥戴。战争、戏剧、运动和游戏隐喻模式在总统竞选的俄文报刊中被广泛使用,这类隐喻模式的使用表达了作者积极或消极的感情色彩,具有一定的认知、评价、交际及使用功能。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俄罗斯政论语篇中的主要隐喻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材料选取了刚刚过去的2012年的有关总统选举的俄文材料,探讨了政治隐喻及其模式在总统选举中的意义及其对社会意识和民族心理的反映。本文由引言、三个章节及结语组成。在引言部分阐述了课题的研究现状、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一章是对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的概述。第二章论述了政治隐喻在总统选举材料中的功能体现及选材原因。第三章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对主要政治隐喻模式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为了系统且直观的展示各模式始源域与目标域的对应关系进行了图表分析。结论中对文中的前三章进行了总结。总之,政治隐喻模式的使用与民族传统、民族文化以及民族心理是紧密相关的,正是借助于政治隐喻,普通民众得以通过熟悉的事物了解政治这一原本复杂抽象的概念,而这一过程正是隐喻的认知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