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生产力思想比较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nyu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产力是人类利用、改造和保护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实际能力,是解决人和自然界的矛盾的社会物质力量。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作为中国共产党解放与发展生产力的代表人物,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形成了极为丰富的、各具特色的生产力思想。对他们的生产力思想进行梳理和比较,总结经验教训,无疑能够为中国正在进行的解放与发展生产力的伟大实践提供理论思考和历史借鉴。 本文从五个方面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生产力思想进行了比较。第一个方面是关于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毛泽东提出革命胜利以后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邓小平提出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江泽民提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第二个方面是关于生产力发展战略。毛泽东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与“二步走”战略;邓小平提出了“三步走”战略;江泽民提出了新“三步走”战略。第三个方面是关于生产力发展动力。毛泽东提出了革命动力论;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动力论;江泽民提出了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的新动力论。第四个方面是关于生产力布局。毛泽东提出了生产力均衡布局的思想;邓小平提出了“两个大局”思想;江泽民提出了以西部大开发为主要内容的新均衡布局思想。第五个方面是关于生产力标准。毛泽东提出生产力是判断政党政策及其实践的标准;邓小平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标准。 通过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生产力思想的比较,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一些规律:第一,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都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必须处理好尊重客观经济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第三,科技进步是实现我国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关键。第四,党的生产力思想必须随着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其他文献
本文共两章内容,阐述了情感与油画创作的关系,分别从情感对创作的影响和作品传达情感来阐述。第一部分又分别从情感对创作的影响,即1、情感影响创作追求,2、情感对创作灵感的
近几年国内文学研究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无论是对文学的内部研究还是外部研究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本文以《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刊载的期刊文章为主,对近几年国内
本文从制度及制度创新概念的界定入手,深入剖析了邓小平制度创新思想的成因,进而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邓小平制度创新思想的主要内容,以求揭示出邓小平制度创新思想的理论价值与现实
衢州市是浙江省最大的柑桔产区,椪柑是衢州柑桔主栽品种,占全市柑桔种植面积的60%以上。2009年以来,衢州市实施了以创建区域品牌为重点内容的柑桔产业转型提升计划。介绍了衢
某公司一催化装置原是用轻柴油作再吸收塔吸收剂,干气C3吸收效果不佳。2017年7月,分馏塔顶循油作再吸收油流程改造完成后投用,再吸收油返分馏塔仍是走原流程进入分馏塔,干气C
毕业实习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大学生从学校迈向社会的关键转折点,是提高相关专业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要走的一条
为使黄土的湿陷性评价方法更加准确合理,利用改装的应力控制式三轴仪和单向压缩固结仪分别测出三轴试验条件下和单向侧限条件下黄土的自重湿陷系数,并结合湿陷性黄土原位浸水
对外开放的理论和实践是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认为,毛泽东的对外开放理论为新时期的全面对外开放,奠定了牢固的思想理论基础。 本文主要论述了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
研讨式教学的关键是教师要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且要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把这一思想落实到实践,最好的途径之一就是围绕问题组织教学活
指出了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气候的微小波动都会导致高原生态系统的格局、过程与功能发生改变。研究测定了模拟增温条件下藏北半干旱高寒草原生态系统土壤总硝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