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把韩家民俗村的建构看作韩家村村落传统自身发展变迁过程中内在的一部分,重点关注传统发明过程中作为传承主体民众的主观性。希望通过研究韩家民俗村的建构过程,一方面理解在当代权力精英主导下的村落组织运作模式;另一方面考察韩家村利用村落传统作为社会资本进行发展的路径,为城镇化进程中村落文化发展模式的探讨提供个案。 论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选题缘起,回顾梳理学术史,简要说明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第一章介绍青岛韩家村的村落语境。在市场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影响下,劳作模式,产业结构的转型给村落和村民带来剧烈的震荡。本章以村落的转型为切入点,从细致的乡土生活梳理出发,通过历史的记忆、现实生活的常态和城镇化带来的改变三个层次理解村落的时空特征。 第二章“深描”韩家民俗村中东夷渔祖郎君节的重构过程。从传统发明的视角理解郎君文化符号的想象与落地,揭示村落转型带来的影响以及村民在与外部社会博弈时的策略性选择与智慧。 第三章从村庄、仪式转向仪式中的人和组织,透过村民在仪式中的种种创造与作为,深入其内心生活世界,勾勒村落精英与村落组织的运作逻辑。村落精英们在村落生活中长期威望的积淀与个人的奋斗精神是分不开的,他们成为村落仪式的精英并非偶然,是村落的选择也是个人永恒的追求。 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透过民俗村的个案将城镇化进程中村落传统的重构这一命题中的逻辑进行梳理,总结胶东半岛地区由村落精英主导的通过运用传统与外部环境博弈,并在博弈过程中维持村落的完整性和利益最大化的村落文化发展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