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別に」和“并”在肯定用法中具有多种命题性意义,但是在否定用法中,都是站在事实的立场上,通过否定预设来表达说话人的申辩、校正的主观态度。「別に」和“并”两副词的肯定用法不一致,但是否定用法却相同,那么「別に」和“并”是多义词呢还是同音异义词呢?如果是多义词,那么必然存在肯定向否定的转换过程。对于这一转换过程目前却没有相关研究。本论文以否定用法为中心对「別に」和“并”进行比较研究,鉴于两副词是否定对极副词,对它们的肯定用法向否定用法的意义功能转换及主观性的实现路径必须做出研究,这也是本论文的研究重点。具体通过以下三部分进行论述:第一,具体分析两个副词的意义用法。第二,梳理两个副词用法的转换过程和功能的变化。第三,对功能变化的现象进行内在转换逻辑的探索。本论文重点运用了中右实的命题和モダリティ的二级构造理论对「別に」和“并”的功能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同时,从对象、立场和操作三个方面对命题性功能向主观性功能的转化路径进行了逻辑分析。最后论文得出了以下结论:1.「別に」和“并”主要有三个共同点。A.否定用法中都通过事实对预设的否定来表达说话人的订正语气,可以实现对译。B.随着肯定用法向否定用法的连续性转换,所发挥的功能也由命题性功能向主观性功能连续性地转变。C.在命题性功能向主观性功能的转变路径中,「別に」和“并”在对象和立场两方面上的转变路径具有一致性。2.「別に」和“并”还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的不同之处。A.肯定用法时,「別に」和“并”有各自的命题性意义,不能互译。B.在否定中虽然可以互译,但是结构形式不同,「別に」不仅可以与语法式否定相呼应也可以与词汇式否定相呼应,并且在一定语境下可以用「別に。」的形式独立表示否定意义,而“并”必须后附“不/没有/未”等否定词。C.由于「別に」的意义用法一直没有离开“对不同事物进行分别处理”的意义,“并”的意义用法也一直没有离开“对不同的事物进行并列处理”的意义,所以在命题性功能向主观性功能的转换路径上,在操作这一方面表现出了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