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权融资是我国上市公司获取资金的重要渠道,而股权融资成本对于资本市场上资金的流动和资源的配置至关重要。因此,如何有效降低股权融资成本是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成为了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在我国政府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的背景下,机构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日益显著,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另外,股权结构体现了公司风险的承担及利益的分配,可能会影响机构投资者对股权融资成本的作用,因此将三者置于同一框架下研究很有必要。 本文以2012-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并进一步引入以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为表征的股权结构,研究其对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股权融资成本二者关系的影响,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政策建议。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在我国资本市场上,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股权融资成本呈负相关关系。机构投资者具有规模优势,可以起到缓解信息不对称、监督管理层和大股东的作用,因此能降低股权融资成本。(2)股权集中度会显著弱化二者的负相关关系。股权集中度越高,大股东的控制能力越强,机构投资者的力量就越弱,其降低股权融资成本的作用也就越小。(3)股权制衡度会强化二者负相关关系的假设未得到证实。可能是由于总体上,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制衡度普遍偏低,其对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和能力并不能产生有效影响,对加强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股权融资成本负相关关系的效果也就不显著。因此,政府需要进一步促进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引导其在资本市场上发挥更大的正面作用;公司应当优化股权结构,使机构投资者有更大的积极性和能力参与公司治理,以达到降低股权融资成本、缓解融资困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