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金融业已经出现了并购浪潮。许多商业银行纷纷收购投资银行,经纪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形成了金融集团。金融集团的形成为集团内的贷款部门与证券交易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提供了更多机会。近年来,华尔街的许多丑闻已经突出强调了利益上的斗争,这种不断升级的现象是由于儿近疯狂的内幕信息在金融集团内部共享造成的,虽然这样的信息共享从集团角度来看是有利的,但是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普通投资者的利益。与证券监管十分严格、法律制度比较完备的美国相比,我国市场制度不完备、投资者保护环境较差、证券监管相对薄弱。虽然金融集团丑闻在我国还没有成为突出的问题表现出来,但随着金融集团组织结构的复杂化、经营业务的多样化,我国是否也会存在这种现象甚至更猖獗呢?因此,进行我国金融集团内幕信息的研究具有前瞻性。本文通过分析同一金融集团内附属贷款银行的借贷交易如何影响附属基金投资组合调整及其投资业绩来研究金融集团内部的信息流动及其经济后果。研究发现,在附属贷款银行借贷交易发生期间,受一方控股的附属基金(基金家族)对借款公司股票的增持显著大于控制基余(基金家族),且这些附属基金所增持的借款公司股票业绩显著高于其同期所持有的同行业非借款公司的股票业绩,结果表明借贷交易本身并不是关于公司质量的完备信号,只有附属贷款银行才能为附属基金提供完备的信息,因此附属基金的这种投资组合调整和超额投资业绩是受内幕信息驱动的。对于受多方控股的附属基金则没有类似的结论,表明受多方控股的股权结构可能是有效限制附属基金与金融集团内附属贷款银行发生信息流动的防火墙。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流动于金融集团内部的信息是通过非正式渠道(例如个人的私交关系)传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