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讨KLF9、Sp1及P16在卵巢浆液性/粘液性囊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2.探讨KLF9、Sp1及P16在卵巢浆液性/粘液性囊腺癌发生及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运用组织芯片技术以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卵巢浆液性/粘液性囊腺癌、20例卵巢交界性浆液性/粘液性囊腺瘤和20例卵巢浆液性/粘液性囊腺瘤组织中KLF9、Sp1和P16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1.在卵巢浆液性/粘液性囊腺癌、交界性浆液性/粘液性囊腺瘤和浆液性/粘液性囊腺瘤中KLF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3%,30.0%和10.0%;Sp1为71.7%、25.0%和15.0%;P16为16.7%,55.0%,70.0%。KLF9在卵巢浆液性/粘液性囊腺癌、交界性浆液性/粘液性囊腺瘤和浆液性/粘液性囊腺瘤中的表达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1的表达在卵巢浆液性/粘液性囊腺癌、交界性浆液性/粘液性囊腺瘤和浆液性/粘液性囊腺瘤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在卵巢浆液性/粘液性囊腺癌、交界性浆液性/粘液性囊腺瘤和浆液性/粘液性囊腺瘤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卵巢癌KLF9的表达与Sp1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KLF9与P16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5),Sp1与P16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5)。3.KLF9的表达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包括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淋巴结是否转移及临床分级均无相关性(P>0.05)。4.60例卵巢浆液性/粘液性囊腺癌中Sp1的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及病理分级均无相关性(P>0.05)。5.在卵巢浆液性/粘液性囊腺癌中P16的表达率与患者的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有关,组织分化越差、临床分期越高,其P16蛋白表达越弱。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有无转移及组织学类型无相关性(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KLF9、Sp1在卵巢浆液性/粘液性囊腺癌中高表达,而P16在卵巢浆液性/粘液性囊腺癌中低表达,提示三者可能参与了卵巢浆液性/粘液性囊腺癌的发生发展。KLF9与Sp1的表达呈正相关,KLF9、SP1与P16表达呈负相关,提示KLF9、Sp1可能通过抑制P16的表达,促进卵巢浆液性/粘液性囊腺癌的发生发展。我们的结果也表明KLF9与Sp1的表达与卵巢浆液性/粘液性囊腺癌的某些临床病理特征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