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主流报纸突发环境事件报道比较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ji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3月12日,一场特大地震袭击了日本,由此引发的海啸、核泄漏等次生灾害给日本国内、太平洋地区乃至全球都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危机。工业化社会以来高频次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其影响力和破坏性由此到达新的峰点。自环境新闻诞生以来,媒体在环境事件和环境问题中扮演的角色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环保概念的演进而在不断变化。但总体说来,媒介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的传播观念、思想启蒙、舆论监督等作用日益重大。环境突发事件作为环境新闻报道的一类重大题材,且随着近期事发的高频率和高危害性,成为最受关注的一类环境新闻报道。中美两国作为世界撒谎能够两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大国,两国既在应对全球环境问题中有不同的贡献,又在各自的环境新闻报道领域展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聚焦近两年内分别发生在中国、美国和第三方国家的三起重大突发环境事件,以《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两份中美两国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报纸为取样载体,选取两报共398篇样本,通过宏观解读与微观剖析,分析中美两国媒体对于突发环境事件的报道特点和异同,观望两国媒体在环境问题中所扮演的相应角色以及其背后挟带的意识形态内因,从而结合我国国情,为我国环境新闻的发展提供思路和借鉴。本文通过对包括报道量、篇幅、版面、月度分布情况、引语使用次数、消息源和议题内容的分析比较,又对个案文本的体裁结构和话语呈现进行微观剖析,笔者得出中美两国媒体在报道突发环境事件时既有共性也存在差异。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关注力度、版面表现、话语视角和框架呈现几方面,反思《人民日报》环境事件报道虽取得重大进步但仍存在诸如持续跟进力度较弱、缺乏深度报道、视角单一、欠缺现场感等问题,从中美媒体的差异性对比中思考我国突发环境事件报道应着重发挥预警功能、体现人文关怀、勇于舆论监督和加快从标注向表意功能转变的启示。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文明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居住区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景观包括道路景观、公园景观、广场景观、商业街景观、居住区景观等,由于居住区空间是城
总结各国在自然垄断行业内处理反垄断法与行业监管制度关系的经验,发现:要想取得最佳规制效果,滥用支配地位、限制竞争协议的规制一般需要行业监管制度对反垄断法的一般适用
近年来,国际贸易摩擦不断,聚氯乙烯贸易企业的经营风险也随之大增。然而我国聚氯乙烯贸易企业的风险意识普遍不强,风险防范措施普遍不足,这些都导致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遭受一定
进化心理学是近年兴起的一种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它是现代进化生物学与认知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试图从进化和适应的视角来揭示人类心理的内在特征。但是,进化心理学自诞生以
目的探究皮肤光老化相关变化的表征和机制基底膜和真皮结构的损害。方法选取30只健康的大鼠实验随机分为不经紫外线照射实验大鼠(对照组);紫外线照射处理组(70 mJ/cm~2,2 h/d
行政义务是行政责任的逻辑前提,行政义务的价值色彩显示出行政责任的独特意义,行政义务还深刻影响着行政责任的归责原理,行政法制史的变迁以行政义务为主线。行政责任理论基
19世纪末的巴黎如其他欧美国家一样,大力发展轨道交通以解决城市发现所面临的交通难题。本文试图以巴黎地区轨道交通为例来阐述交通与城市发展之间的互馈关系,所涉及的轨道交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提出了高考化学试题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主要包括实验方案设计、按规定选择仪器和药品完成实验操作(用语言描述操作步骤)、实验数据处理与解释、实验方案
齿轮传动具有效率高、结构紧凑、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船舶和飞机中。齿轮副啮合刚度的周期性变化是齿轮系统产生振动的重要内部激励之一,精确的齿轮啮合
在知识化、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高等教育开始走向国际化的轨道。高校的教学方式、环境设施的配置与需求、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多样性、社会需求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作为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