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研究MS急性期患者髓鞘反应性CD4+T淋巴细胞及SHK阻滞细胞膜上Kv1.3通道后CD45RA、CCR7表达变化与疾病的关系。2.研究MS急性期患者细胞因子INF-γ和IL-4的变化,阻滞Kv1.3通道对细胞因子网络及免疫系统平衡的影响。3.探讨不同状态下细胞膜上钾离子通道Kv1.3mRNA表达的变化,在分子水平上对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的影响及与通道阻滞剂相互作用的机理。4.探讨SHK对EAE的治疗作用及意义方法:1.收集MS急性期患者、干扰素治疗患者和正常对照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分离、磁珠分选CD4+T淋巴细胞及细胞体外培养,建立MBP、MOG反应性CD4+T细胞系。2.标记CD3、CD4、CCR7、CD45RA的荧光抗体及同型对照,用四标流式细胞仪检测三组不同状态下细胞CD45RA、CCR7表达的变化。3.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技术(RT-PER)半定量分析三组CD4+T淋巴细胞不同条件下细胞膜上电压依赖性钾离子通道Kv1.3mRNA表达变化。4.用酶联免疫斑点技术检测不同状态下CD4+T细胞分泌INF-γ和IL-4的细胞数量。5.应用MOG35-55多肽加福氏完全佐剂免疫C57BL/6小鼠建立EAE模型,并用SHK预防和治疗EAE,对其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取脑和脊髓组织进行HE染色及Luxol fast blue染色。结果:1.髓鞘刺激MS急性期CD4+T细胞的增殖反应最明显,MBP、MOG的影响无差别;阻滞剂SHK对MS急性期组的MBP反应性CD4+T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浓度1nM达到最大抑制效果。2.MS急性期组CD4+T细胞以CCR7-CD45RA-(Tem)表型为主,与病情有明显相关性,髓鞘抗原刺激后此型所占比例明显增高,SHK对此型有明显抑制作用;3.MS急性期组外周血CD4+T细胞以分泌IFN-γ为主;MS急性期组髓鞘抗原反应性CD4+T细胞分泌IFN-γ的数量增高而分泌IL-4减低;加入SHK后,MS急性期组分泌IFN-γ减低,而对IL-4无明显影响。4.Kvl.3mRNA在三组CD+T细胞上均有表达,以MS急性期组表达水平最高;髓鞘反应性CD4+T淋巴细胞Kv1.3mRNA表达在MS急性期患者和干扰素治疗组均增高;加入SHK后,Kv1.3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5.EAE组小鼠全部发病,SHK预防性治疗的小鼠较发病后治疗及未治疗小鼠发病时间及达峰时间明显延迟。治疗与未治疗小鼠在发病时间、达峰时间、神经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1.Kv1.3通道阻滞剂可在体外抑制髓鞘反应性CD4+T细胞的增殖反应,电压依赖性钾离子通道Kv1.3参与T淋巴细胞的活化增殖。2.MS急性期组外周血以Tem细胞表型为主,其变化与MS的病情严重程度有关,提示Tem可以作为判断病情及观察治疗效果的标志。3.阻滞髓鞘反应性CD4+T细胞上Kv1.3通道可以维持细胞因子网络的平衡,推测髓鞘反应性CD4+T细胞上Kv1.3通道可作为治疗MS的新靶点。4.Kv1.3通道表达上调是在分子转录水平上完成的,阻滞剂SHK对髓鞘反应性CD4+T上电压依赖性钾通道Kv1.3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5.离子通道阻滞剂SHK对MOG35-55多肽免疫C57BL/6小鼠建立的EAE模型无明显的治疗作用,但有一定的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