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于2001年正式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为了确认独立董事制度的实际执行情况,有必要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对独立董事制度进行优化和改良。本文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分析和比较了中外独立董事制度情况的基础上,提出理论假设,并根据信息技术类行业的上市公司2006年年报数据,从上市公司独立董事配备情况、独立董事个人特征、履行职责情况、薪酬情况及背景情况等角度出发,分析独立董事实施现状。采用面板数据,运用回归分析的计量方法,从独立董事比例、年龄、薪酬、受教育程度、出席会议情况、任职时间等方面考察独立董事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相关性,研究说明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在公司治理中已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离规范和完善还有一定的距离。在进一步测试中,进行了独立董事职业背景与经营业绩的Spearman相关系数检验及分组样本的T-检验以检测独立董事比例超过1/3是否对公司业绩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具有公司高管及企业家背景的独立董事对公司业绩的提高最有帮助,但是在我国尚不具备独立董事制度有效运行的许多条件的情况下盲目提高独立董事比例无益于公司业绩的提高。最后根据统计结果的解释和分析得出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并结合定性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