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双洞扩挖隧道受力变形规律与抗震性能研究

来源 :福建工程学院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ixiang13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量激增,许多既有隧道已不能满足通行要求,隧道扩挖成为解决交通瓶颈的有效方式。本文依托实际隧道扩挖工程,对既有隧道扩挖为双连拱隧道的动态施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南北扩挖隧道的支护结构受力及变形规律,对比了不同施工方法下隧道支护结构的受力及变形情况。基于能量耗散突变理论,建立了隧道扩挖工程变形失稳能量耗散突变判据,结合数值分析结果对隧道扩挖工程的安全性进行了探讨。对隧道扩挖工程进行了动力时程分析,研究扩挖隧道衬砌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和内力变化规律,同时与扩挖前对应规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扩挖隧道对相邻隧道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为扩挖隧道的抗震性能设计提供参考。主要的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1)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GTS建立隧道扩挖的力学分析模型,分析隧道扩挖施工过程中围岩应力应变分布规律及扩挖隧道支护结构的应力变形特性,研究地表沉降的变化规律及锚杆受力情况。研究表明扩挖隧道竖向位移(7.5mm)以两洞的对称线为中心左右对称分布;扩挖隧道地表沉降曲线呈单漏斗与(5.5mm)W形(5.7mm);扩挖隧道结构的轴力(658.68kN)、剪力(109.46kN)和弯矩(48.83kN·m)主要拱顶、拱脚和拱腰;隧道扩挖过程中锚杆在开挖处承受最大轴力(28.96kN)。(2)对比采用单侧拓宽上台阶弧形分步开挖法和CD工法施工时扩挖隧道的应力应变分布规律及地表沉降变化规律,研究不同施工方法对隧道扩挖工程的影响。两种施工方法都能满足安全需求,CD工法施工扩挖隧道竖向位移(7.4mm)、地表沉降(5.5mm)、轴力(492.67kN)、剪力(97.83kN)、弯矩(15.84kN·m)和锚杆轴力(20.24kN)均较小,施工更为安全,但CD工法施工复杂,临时支撑的施作和拆除困难、成本较高,因此建议长隧道扩挖采用单侧拓宽上台阶弧形分步开挖法,短隧道扩挖采用CD工法。(3)分析隧道扩挖时能量耗散突变过程,基于隧道扩挖时产生的塑性耗散能密度(PDED)及表征耗散能E_f,建立隧道扩挖变形失稳的能量演化模型,提出隧道扩挖失稳破坏的能量耗散突变判据,并结合数值分析结果对隧道扩挖工程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研究表明隧道扩挖工程施工时,各关键部位的突变特征值?>0,隧道扩挖施工相对安全。(4)对隧道扩挖工程进行动力时程分析,研究扩挖隧道衬砌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和内力变化规律,探讨扩挖前后隧道地震响应的改变规律,分析扩挖隧道对相邻隧道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在地震波作用下,扩挖隧道水平方向位移峰值随埋深的增加有递减的趋势,越靠近地面的部分水平方向位峰值移越大(6.9mm),且扩挖隧道结构拱顶45o位置及拱脚处内力出现拉压循环作用。
其他文献
利用1个粳/籼交来源的重组自交系群体,采用纸卷法在15℃低温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在发芽培养的6~14d中每天观测统计1次发芽率(%).结合一张含有198个DNA标记的连锁图谱,用复合区
《论语·微子篇》:“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以往的注释家均把“不”字解为否定副词,同弗。“不勤”,就是不勤劳;“不分”,就是不能分辨。其实清人俞樾在其所著《古书疑义举例》卷四
期刊
目前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与以前提法有明显区别。现阶段的新农村建设已不仅仅局限于农村村容村貌的改善或单纯农村经济发展,而是以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改善农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急剧增加,目前中国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高达2.9亿。并且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远高于其他疾病,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
<正>护理记录是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和实施护理措施的原始文字记录,它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科研、管理以及法律上的重要资料[1]。住院病案首次护理
以珍汕97B与多年生稻种质AAV002863的DH群体(198个株系)构建了包含140个SSR标记的连锁罔谱,检测了影响水稻低温发芽力性状的数量性状座位(QTL)。15℃下处理6d,两亲本珍汕97B与多年
目的探究乡土元素在当代茶叶包装设计的设计表现与具体应用。方法以“喫过咪”红茶包装设计中真、善、美角度思考,打造“喫过咪”红茶品牌IP包装设计,阐述乡土形态茶包装在容
【背景与目的】在我国,膀胱癌发病率居男性泌尿系统肿瘤第一位,死亡率居第二位,其中绝大多数为膀胱移行细胞癌,由于具有复发性、侵袭性、产生获得性耐药等特点,其治疗效果常不理想
一、不同屈光度数近视飞秒LASIK术后早期视觉质量的评估目的:分析不同度数近视飞秒LASIK手术前后视觉质量。方法:选择接受飞秒LASIK手术近视患者118人分为超高度近视、高度近
目的探讨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多样性护